1、最初接触C语言时要弄清楚各种变量的定义方法,特别是常用的类型,int、float、char等等,还要掌握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格式。这一步做到后,上机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2、在对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弄明白函数的作用和具体格式。值得强调的是在写循环程序时,一定要弄清楚循环的条件。
3、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立即编出对应的程序,有时可能还会有语法错误,碰到更好的方法也可以试一下,很多时候你想想代码怎么写和你真的写出来了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4、学习时一定有很多疑惑的,要及时弄清楚。
5、找一本好的课本,我并不推荐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因为这本书把知识点讲的太细碎太理论。我推荐《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这本书,书中奥妙非凡,值得深读体验。
6、不要认为上课认真听课有用,写程序不可能从课堂上学会太多的,伟大的程序员或者是很多的黑客,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你的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自己的,学习一门语言才有用,也才会得到别人传教不了的东西。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上课效率。老师上课讲述的都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听好课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课后复习。把每天的上课内容回家再温习一遍,独立完成课后的作业,如果有时间,最好能找点课外书籍、课外习题什么的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4、主动上机,多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通过上机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理论,通过在机器上查找错误来巩固概念,通过提高上机能力来促进理论学习,开阔编程思路,提高反映速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学习C语言的初期重点要放在掌握语言的语法和规定上,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平时写程序注意语法规范格式控制,格式规范了,出了错误也容易找到出错的地方,这是C语言的基础;后期的重点要转移到掌握编程的思路和基本算法上来。课后多做习题,找一些经典例子尝试自己编写,写程序切忌半途而费,想到一个思路,就要按自己思路把它写完,就算错了,也可以让自己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会错?错在哪里?会出什么结果?以后自己也很难在这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当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就试着把它运用到以前做的习题上,不但巩固了以前学的内容,也更加能加强新知识的理解。
变量a的地址是不能变的,当程序被加载时,操作系统会为它分配好地址,且一经分配,不能再改变!当然,每一次程序运行时,操作系统为a分配的地址可以不同。有以下几点常常另初学者感到困惑,现举例加以解释:int b,c,*a;a=&b;语句a=&b;并没有改变a的地址,它只是改变了a这个箱子中装的东西。
如果你在语句a=&b;的前后用printf("%d",(int)&a);输出a的地址,就会发现它们是一样的。
如果后面再来个a=&c;则printf("%d",(int)&a);的输出也一样!关键是要区分以下几点:
a,表示a的值,即它装的东西,具体到这个例子,a装的是另一个int型变量的地址。
如果a不是const类型的,则它装的东西可以改变。
比如,这里先装的是b的地址(指针变量是用来装地址的),后改成了c的。&a,当然就表示a自己的地址了,你可以将a想象成一个箱子,它的地址就是这个箱子的编号。*a,因为a是一个指针,*a就表示a指向的变量的值,即b或c的值(具体要看a装的是谁的地址,即a指向谁),也即*a=b或*a=c。
现假设a装的是b的地址,那有:a=&b,即a的值等于b的地址。*a=b=*(&b),这里*的作用是取出某个地址中的值。
因为a的值是b的地址,因此*a取出的是b的值,同理(&b)是b的地址,*(&b)取出的也是b的值!分析一下a,b,c的内存模型(即它们在内存中是怎样表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理解这些就不难了,你边学边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