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
《人间滋味》《人间草木》《人间有戏》-汪曾祺
《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列子·黄帝》一篇,见有列子“乘风而归”的说法。又有列子对尹生说的一段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意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这里的“心”与“神”相通,张湛注《列子》即把“心凝形释”说成“神凝形废”了。
什么叫做“神凝”呢?《黄帝》篇里就有“用志不分,乃疑(通凝)于神”的话。指用心专一。当然,这“神”与“凝”,都不是停滞的、枯死的,而是如《周易·系辞·上》所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就是说,“神”是可以超越空间而自由驰骋的。具体到文章写作,也就是如上文所说,“神”是有趋向性的,富于动感的。
至于“形”的含义,《乐记》里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话。钱钟书先生释为“‘形’者,完成之定状”。钱先生还引述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有五层含义。其四,是“相形之下,尚未成形之原料”,也就是“有质而无形”的状态;其五,是“止境宿归之形”。这种由“原质”,“原料”而“成形”的说法用之于文章写作,也如钱先生所阐述的,“春来花鸟,具‘形’之天然物色也,而性癖耽吟者反目为‘诗料’”。指明做为“诗料”的“形”,即包括着“题材”的内。“吟安佳句,具‘形’之词章也”。指明做为诗文的“形”即指“词章”,包括语言、结构等。我在上文所论“形”的概念,也具有同这里所引说法的一致性。
总起来看,论述散文创作的某种特色所惯常运用的提法“形散神不散”,其“神”与“形”的含义许是取喻于《列子》“神凝形释”的。而运用“神凝形散”或“神收形放”一类话来赞美散文的构思谋篇,在概念上虽属借喻,但是同《列子》的提法具有相当的对应的类比性质,且用语简括,概念现成,有较强的表现力。那么,散文研究领域里的“形神”说之所以被承认,被沿用,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张小娴《卖海豚的女孩》,这是我最早看的一本张小娴。要说现实的话不如看亦舒《喜宝》《同门》《圆舞》《如果墙会说话》《开到荼靡》等等安妮宝贝8本出版的书里最符合散文小说的应该是《蔷薇岛屿》,后期的几本基本算是随笔和自传小说都不是很尽人意曾经在《花溪》上写小说的榛生她有些小说很不错还有吴苏媚的一些小说比如《满天都是碎钻石》:“漫天都是碎钻石。。。。。就算是佳能5D,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上海,也是拍不到最美的星空的。满天都是碎钻石,属于回忆与梦想,属于西藏阿里的夜晚,属于费宝荔永不再来的2006年夏日时光。。。”贴近生活像我们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故事看完会很感慨
古代诗方面,中华书局出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像程俊英的《诗经注析》,楚辞,李太白全集,杜甫、李长吉诗集之类。散文的,有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百花散文书系”,古代部分的像唐宋八大家的,明代袁枚、陈继儒、张岱、钟惺、谭元春的;现代的像周作人、鲁迅、俞平伯、朱自清、郁达夫等等等等。具体集子的比如,张岱散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周作人的“自编文集”,《雨天的书》、《谈虎集》、《泽泻集》;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微雨》;戴望舒的《雨巷》、《我低记忆》;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本书从汪曾褀创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风格从华丽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这本散文分“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等七辑,“人间草木”,主要描写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文辞华丽,美不胜收;“四方食事”从故乡食物到各地美食,在素有美食家之称的汪老笔下,洋溢着深厚的文化气息,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美食一经汪老点晴之笔无不令人垂涎叫绝;汪老的散文富有深厚了文化历史与人文气息,可以称为文化散文,汪氏散文晚年已臻化境,其文字技巧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并不为过。
2、《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
国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先生经典人生散文首次结集出版,林语堂以人生优游者的独特视角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可和一句话来概括:悲剧的喜剧人生观。要林语堂的笔下,沉重的肉身转为了轻灵的舞者,悲剧与沉重都被舞蹈所化解。他的人生就是风行水上,下面纵有旋涡急流,风仍逍遥自在。人世是唯一的天堂,宇宙是无知,人生是笑话,是无意的,但是要靠自己的选择,“造出”人生的意义。
3、《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周国平
周国平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人文学者,哲学散文的领军人物,他以研究尼采哲学成名,也以尼采式漂亮的文学手段抒写天马行空的哲理散文诗,征服了读者,读不懂他思想的人都能喜欢他的美文;他散文中最有建设性的成分是对神圣信仰的执着守望和对人生意义与普世价值的虔诚追寻,在长期缺失信仰的汉语语境死水中吹皱了一池春水;他的纪实叙事情辞恳切,感人肺腑地表达了痛失爱女的慈父对死而后生的悲天悯人情怀,他推己及人地表达了对凡夫俗子心灵困惑与灾难的人文关切,其寓言故事和小品对日常琐事的哲理提升丰富并深化了男女老幼的人生体验,使人们学会尝试新的形而上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