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福星,但是当时的福星主要是保佑丰收,形象也比较凶狠,不太符合人们心中的期望。在唐朝时,因为侏儒的特殊形象,常常被选取皇宫当“玩物”。但是侏儒也是活生生的人啊,因此当时的道州刺史阳城上任后,直接废掉了相关法令,不再把人送进皇宫。百姓很感激他,又因为他的形象让人感觉亲近,因此后期他就被认定成福星。而且福星保佑的范围更广,代表着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好运和福气。
福星(唐)根据人们的善行施赐幸福。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照临,能降福于民,与是有了福星的称呼。但道教有另一种说法。唐代道州有侏儒,唐德宗觉得有趣,命令每年要进贡几名作宫奴,供他观赏、玩乐。道州刺史阳城认为这不合人道,便冒着犯上的危险,要唐德宗废除这项进贡。道州百姓感念阳城的恩德,奉他为本州的福星,以后又成为道教的福星了。

禄星掌管人间的荣禄贵贱,他的来历不大清楚,因为禄有发财的意思,所以民间往往借了财神赵公明的形象来描绘他:头戴铁冠,黑脸长须,手执铁鞭,骑着一头老虎。在道教的三星群像里,他却是一位白面文官。魏晋有书提及(估计是战国到魏晋期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