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什么时候2022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023-08-12 13:02:44 浏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什么时候2022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_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_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时候

2021年02月26日,星期五,正月十五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为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和赏月,后来节日名称就被演化为元宵节。元宵节的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的时候,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者是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的影响,又称上元节,唐末才偶而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的时候,就另称为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其中一个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

满月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在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祥的日子。跟据《史记?乐书》的记载,早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就要要点起彩灯万盏,以此来表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此来祝贺。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说起元宵节,常见的风俗习惯自然是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可究其根本,元宵节为什么就会有这些习俗呢?说到底,还是和传统的农耕文明是离不开的。俗话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意思就是说的大事,就在于祭祀和战争。

像元宵节这样大规模的节日,自然是要以祭祀祈福为主的。而古代的时候,农民多相信神鬼的说法,想要祭祀祈求俩年能够风调雨顺,自然也就要向管水的龙王祈求,所以也就有舞龙舞狮,向龙王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之所以把元宵节称之为灯节,就是因为古人讲求多子多福,灯字更与人丁的丁极其相似,所以元宵节由此得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