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呈现“双强”格局。11月16日,在岸人民币升破6.37关口,创6月1日以来新高。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站上95点。在近期美元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不降反升,表现强劲。

专家预计,短期美元指数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而临近年末,在强劲出口的支撑下,人民币结汇需求旺盛,人民币汇率也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人民币与美元出现同涨局面
受美国10月CPI同比增幅显著超预期的影响,美元指数连续走强,创下2020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人民币也表现强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1.08,创2015年12月以来新高,按周涨0.25;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5.25,按周涨0.1;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9.49,按周涨0.28。今年以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累计涨幅超过6%。
“近期美国通胀大幅冲高,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升温。与此同时,11月英国央行推迟加息,欧洲央行行长重申明年不会加息,市场对英国和欧元区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在降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大西洋两岸货币政策的最新动向,是牵动近期美元指数走高的主要原因。
在美元指数上扬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未现同步贬值,反而有所升值,这直接推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更大幅度上行。王青认为,近期人民币强势运行背后有两个支撑因素:一是进入四季度,我国出口保持强劲,出口企业换汇需求推高人民币汇价,市场情绪也更加倾向做多人民币;二是11月16日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本次会晤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也成为推动人民币汇价在美元冲高期间出现一波强劲走势的重要原因。
2021年3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结束自去年5月底以来的升值走势,转为对美元走低,目前已跌至去年11月底的水平。2021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为6.4699,三月份的平均汇率为6.5066。3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713,下调72点。
新币换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涨,也可能不会涨。1,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汇率的涨跌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和宏观经济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新币之间的交易需求上升,或者该国经济持续发展,那么新币换人民币的汇率可能会上涨,但也可能会下跌。2,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汇率是非常不稳定的,随着国际形势、政策、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汇率波动是普遍的事情。因此,新币换人民币的汇率今天涨了,不代表明天就一定会涨,而且有可能还会跌。
不确定因为汇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变化、经济形势、国际市场等,而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无法确定新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否还能涨但是可以通过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金融等各方面的新闻来了解相关信息,从而尽可能了解可能的汇率变动趋势,做出合理的决策
目前来看,新币换人民币汇率不太可能再涨了。1.近期新币在外汇市场的表现相对不佳,市场上热度较之前低,汇率的动向也受到了影响。2.目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多个国家央行已经开始降息,这些因素都会对新币汇率造成一定影响。3.同时,人民币也在加强国际化,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相应的也会增加新币兑换人民币的压力,从而导致新币汇率的下降。综上所述,新币换人民币汇率很难再次上涨,甚至可能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