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个市级城市?(全国有多少个市级城市分别是)

2023-06-08 22:50:26 浏览

全国市级城市有293个。中国的土地辽阔,拥有不少的城市,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在交通、购物,医疗卫生、教育方面都拥有一定的优势。

全多少个市级城市?全多少个市级城市

市分为直属**的直辖市、直属省的副省级市、直属省的地级市、县级市下辖的县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是从过去的行政区划称谓演变来的。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在城市规划中,中国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50万人口以下的中等城市和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高速发展,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则在其周围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卫星城镇。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46个县级行政区、38755个乡级行政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台湾省(台)

华中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

华南地区: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特别行政区(澳)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或巴)、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中国行政区划相关规定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截至2021年查询,全国一共有293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于2020年)。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区管辖。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46个县级行政区、38755个乡级行政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台湾省(台)

华中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

华南地区: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特别行政区(澳)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或巴)、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中国行政区划相关规定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截止2019年7月,全中国共有(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34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333个(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

**行政区(县级行政区):2844个(963个市辖区、375个县级市、1335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

《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下列行政区划的变更由国务院审批: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省、自治区人民**驻地的迁移;

(二)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人民**驻地的迁移;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

(四)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第五条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人民**驻地的迁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审批。

国有293个市级城市。

截至2016年6月,中国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66个。中国在城市统计中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如下:

1、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2、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3、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市级城市划分利于城镇人口的分类管理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是相互配套的政策。通过以上政策,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以户籍管理制度为例,以此为标准,什么城市需要限制人口,什么城市需要适度放开,均一目了然。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