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冷水,指未经加热的水。]下锅煮。
至少要放没过粽子的水量。
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一般是浸过粽子一节手指左右,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煮透,煮出的粽子也不够软糯,若是水放的特别少,则容易煮干烧焦,尤其是放了糖的粽子,糖液较为粘稠,*好多加些水分,宁多勿少。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不能添加生水,也就是冷水,因为加入的冷水需要再次重新加热,才能达到沸腾状态,而已经被煮熟一半的粽子,再冷**下停止煮后,容易重新夹心未熟的现象,从而影响食用口感,因此若是煮粽子的水少了,也只能加热水或开水进去继续煮,才能保证粽子均匀受热,尽快熟透。
一般普通锅煮2-3小时。
煮粽子所需要的时间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如糯米浸泡的时间长短、各家火力的大小、粽子的个头大小、用高压锅[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或普通锅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煮粽子的时间长短,一般如果是普通锅煮粽子,水开后还需继续煮2-3个小时才能熟,而且粽子量越多,煮的时间越长,但若是高压锅煮粽子,水开时也就是上汽的时候,继续中小火煮25-30分钟就能熟。
部分人希望粽子熟得快些,会在水里加点食用碱或小苏打,有涨发干货,软化纤维等作用,可加快粽子煮熟,但过多的食用碱对健康不利,不建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