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禽(Natatores):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雁形目、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鸥形目、企鹅目七项目中的所有种。游禽适合在水中取食。如雁、鸭、天鹅等。喜欢在水上生活,脚向后伸,趾间有蹼,有扁阔的或尖嘴,善于游泳、潜水和在水中掏取食物,大多数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但飞翔很快。

鸊鷉读音pìtī。有1科6属22种。我国有2属5种。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骨侧扁,前趾各具瓣状蹼。早成性。与潜鸟目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分布广泛,几遍全球。
包括6科7属68种。主要分布于温热带水域,是热带海鸟的重要组成,但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鹈形目鸟类,有一些种类甚至扩展到了两极地区。大多具全蹼,四趾均朝前;嘴下常常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喉囊。以鱼、软体动物等为食。
雁形目是洞庭湖地区鸟类种群的主要构成,共12种34种,均属鸭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占我国雁形目种类总数的70%。雁形目大多属于迁徙鸟类,在洞庭湖地区一般为越冬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4月是数量最多的季节。
多系海洋鸟类,有些见于内陆江河湖沼。嘴细而侧扁;翅尖长;尾短圆或长而呈叉状;脚短,前趾间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喜群居,在繁殖季节,常成大群于僻静的江河、湖海的岛屿或荒滩上营巢育雏。多食鱼和其他水生动物。包括6科。
主要是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的南迁候鸟,她们冬季向南寻找温暖,夏季返回北部地区!
据悉,目前来到东洞庭湖越冬的鸟类已达40多种、两万多只,而且它们都还是先遣队,随着洞庭湖水位下降,天气越来越冷,来洞庭湖越冬的候鸟将会越来越多。
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鸟种类达到15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等27种,数量达12万羽左右。其核心区域大西湖、小西湖、壕沟及丁字堤区域,湿地资源最集中、珍稀物种最丰富,具有特殊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度汛。
洞庭湖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如今,洞庭湖的观鸟节已是第11届,初冬时节的观鸟活动,已深入人心。
冬日观鸟:观鸟是指在自然环境和不干扰野生鸟类正常生活前提下,一种观察活动。为鸟类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数据。
岳阳有“中国观鸟之都”的称号。每到初冬时节,可谓盛况空前。“保护观鸟胜地、建设大美洞庭”就是今年观鸟活动的主题。
中国地处三条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处,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迁徙季节都有大量候鸟途径中国,而洞庭湖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余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和栖息。
“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让人们感受到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近年来,这里开展了一系列洞庭湖保护与修复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如今已成为“候鸟天堂”。
“冬季到洞庭来观鸟”已成为岳阳的一张生态名片。洞庭湖越冬栖息的水鸟最高记录值为7目12科65种247068只,白鹤、小天鹅、白鹳、白琵鹭等珍稀鸟类频繁现身。
洞庭湖通过观鸟向人们所作的宣传,告诉我们洞庭湖修复生态的决心。
如今,洞庭湖不但有美景,更有奇鸟等你一同来观赏。
冬日时节,洞庭湖邀你共赴一场观鸟盛宴。
“洞庭湖的老麻雀”:中性词,有时候也带贬义。在湖南的地方文化中,一般形容一个人聪明、心眼多、会来事,也有老江湖、老油条的意思。大多数情况下,指一个人经验丰富、神通广大,有时候也有狡猾奸诈、诡计多端的意思。
相传洞庭湖面积很广,很多鸟都飞不过去,只有老麻雀嘴里咬一支树枝在飞,其它鸟都在讥笑它,到最后很多鸟都被淹死了,只有老麻雀才飞过了洞庭湖。
么鸟洞庭湖的老麻雀——见过几回大风浪(形容一个人老练、见过世面、阅历丰富、不容易受欺骗、胆子大。在岳阳话里,还有“人情练达、左右逢源、办事周全”的意思。)
洞庭湖里的麻雀——扑腾不了几下
洞庭湖里的麻雀——胆子不小
洞庭湖里的麻雀——经过风浪来的
洞庭湖里的麻雀——见多识广
洞庭湖里的麻雀——好大的胆子。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总面积19万公顷。本区有维管束植物159科1186种、鱼类23科114种、鸟类41科15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32种。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每年约有100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
老麻雀,老江湖,老游条--都是经验丰富,神通广大,狡猾奸诈,诡计多端,的代名词。
来自于一个典故,相传洞庭湖面积很广,很多鸟都飞不过去,只有老麻雀嘴里咬一支树枝在飞,其它鸟都在讥笑它,到最后很多鸟都被淹死了,只有老麻雀才飞过了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
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