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天女散花的构图,是西魏到隋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研究表明,敦煌壁画所用的颜料,主要以天然矿石颜料为主,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为辅,有朱砂、朱磦、黄丹、银朱、赭石、土红、石黄、雄黄、青金石、石青、氯铜矿、石绿、铜绿、滑石粉、高岭土、白垩、方解石、云母等。正是用这些五彩斑斓的颜料,古人绘制了精美的敦煌壁画,尽管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影响,敦煌壁画的人物肤色等已经出现了变化,但由于许多矿石颜料都不易变色,故历经千百年之后,大多数壁画依旧光彩如新。
首先,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唐敦煌壁画不是具体一幅画,而是泛指唐代绘制的的敦煌壁画。》《飞天》是敦煌莫高窟285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洞窟,北魏时修建。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一面斜坡,甬道平顶。主室平面方形,中央为低矮的方台,窟顶覆斗形,正壁凿一大二小的圆券形龛,南壁和北壁各开四个小禅室。窟顶绘制了伏羲、女娲、日天、月天、风伯、雷神。
在这生动形象的天体中,穿插着身材细长苗条、飘带翻卷潇洒的飞天。在南壁佛教本生故事壁画上方,为一条六米多长的飞天乐队,十二身姿态优美、富有韵律的飞天演奏着琵琶、鼓、箫、笛、笙等乐器,为飞天代表作之一。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该窟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敦煌壁画反映的内容有:一、佛像画;二、经变画;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四、供养人画像;五、装饰图案画;六、故事画;七、山水画。
寓意为茅台酒是外交友谊的使者。
飞天图案是敦煌壁画的标志性形象之一,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瑰宝,在西方社会接受程度很高,飞天仙女有外交使者的寓意,也和茅台外销的愿景不谋而合。
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1958年茅台决定租用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飞天献酒”商标,将茅台酒外销商标更改为“飞天牌”。茅台酒的飞天图案既代表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又在世界上具有深远的影响。飞天商标一经推出,便迅速帮助茅台酒在国际上打开了市场。
茅台酒的“飞天仙女”图形选自于中国古代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仙女飞天,是佛教中的人物造型。商标中的两个仙女,取自印度神话的“天歌神”乾闼婆和“天乐神”紧那罗,其职能分别为“散花传香”、“奏乐起舞”。
仙女飞绕在天空,有的脚踏祥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万霄;有的手托花掇,横空飘游。我们看到这样的图形,都会不禁地想到敦煌莫高窟中,古人用信念给我们带来的莫大的艺术震撼。
写真是女的, 在南北朝初期,飞天的造型其实多数都是男性,到了南北朝后期才开始出现非男非女、以及男身女相等女性造型。
1、1958年,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茅台酒厂用两位手捧金杯的飞天仙女图案,作为“飞天”商标,代替了之前使用的“金轮”商标,专用于外销的茅台酒。“飞天”商标一出,大受欢迎,直到今天也是茅台酒最显著的标识之一。
2、茅台酒瓶上的飞天仙女,出自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仙人。从起源和职能上说,飞天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乐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歌神。
3、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
4、后来被佛教吸收,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5、莫高窟的近500洞窟中,有270多座洞窟内绘有飞天,总数多达4500多身。她们的形象充满着生命力,有着美好、和谐、吉祥的象征,由此敦煌飞天成为美丽的代名词。敦煌飞天既有广泛的国际知名度,能充分代表中国元素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