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成语故事是什么

2023-10-01 01:28:58 浏览

名副实在(拼音:míngfùqíshí)是一则来历于汗青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曹操《与王修书》。那么名副实在成语故事是什么呢?

名副其实成语是

1、东汉末期,国运日渐衰败,群雄盘据愈演愈烈。袁绍征召王修为袁谭别驾,以帮手其子袁谭。袁谭和袁尚虽然是兄弟,却各怀异心,明枪暗箭,都诡计成长小我私家权势。

2、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积郁成疾而死。今后,袁氏兄弟的抵牾越发锋利。袁谭想要攻打袁尚,王修进谏说:“兄弟之间互相攻击乃是败亡之道啊,假如和兄弟都不能密切,那么全国另有谁可以或许密切呢?但愿您不要听信那些诽语。兄弟和气,配合抵御劲敌,才可以或许横行全国啊。”

3、但是袁谭并没有听取王修的警告,依然发兵攻打袁尚,成果被袁尚打败。袁谭逃脱后派手下向曹操求救。曹操遂发兵,使袁尚大北。不意,袁谭复又叛曹操,逃至南皮据守。曹操震怒,一举霸占南皮,将袁谭杀死,割下首级命军士看管,并说:“假如有为袁谭哭丧的人,当即斩首。”

4、那时,王批改在乐安运粮,得知袁谭的死讯,当即赶回求见曹操,乞求收葬袁谭的尸首。曹操存心不做声以调查王修。王修悲恸地恳求道:“我曾承受过袁氏的厚恩。假如能让我收殓袁谭的遗体,再让我死,我不会有什么遺憾。”

5、曹操对王修大义凛然的举动极为赞赏,便承诺了他的请求。不久,曹操乃征召王修作为司金中郎将,后迁魏郡太守,任职时代他忠厚地履行曹操的法律、法例,实施抑制豪强吞并农夫地盘,减免农夫的钱粮,减轻农夫承担,使社会出产获得恢复和成长,获得了黎民的拥护。在这时代,曹操统军南北交战,工具剿杀,都要亲自出征。魏郡作为曹氏的要地,在军需和后勤保障方面,对曹魏王朝的成立,起到了紧张的感化。这在王修的奏章和曹操的批复信件中获得了印证。

6、厥后,严才叛曹,乘曹操不备率兵攻至掖门,欲杀曹操。王修闻变,当即亲率官属徒步赶至以得救困,曹操在铜雀台上远眺望见,对阁下说:“那赶来的人必然是王修啊。”

以上就是对于名副实在成语故事是什么的相干内容。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