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少林寺好,嵩山少林和塔沟武校相比,塔沟创办早有一定优势,但是嵩山少林寺是由嵩山少林与登封市教育局联合创办投入的3.5亿资金,是一所正规的武术学校

嵩山少林寺好玩吗?少林寺(ShaolinTemple),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少林寺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少林寺、“天地之中”等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没去过的朋友跟我们一起来看看游客是如何评价的吧。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始建于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
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
1、嵩山少林寺,这里是少林弟子苦练武功的地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付出多少心血,撒下多少汗水,才能练就一身绝世少林功夫,殿堂地上有着许多深深的坑,那是少林弟子常年苦练马步踩踏出来的深坑,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自古以来,少林功夫就美名远扬四海,五洲赞颂不绝。
2、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里,少林派都是不得不提的名门正派,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也是在世间流传了多年。现代的少林寺更是香火兴盛,只可惜在那个更像是商人的主持带领下,少林寺被称为少林有限公司可能更为妥当。
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名鼎鼎造成的是多灾多难现存的少林寺古迹不多。可悲。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在这里听不到暮鼓晨钟和经声佛号我所见的都是世间名利客和苦海梦迷人。可叹。
4、少林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商业气息也很严重,里面有很多散导游。不过值得一去,毕竟少林的名气太大了。里面的建筑大多是解放后新修的,里面名人碑刻和文物古迹还是蛮多的。由于是佛教寺院,去之前还是先了解点佛教知识,不然真的只有走马观花了。
5、对于这里,感觉还是有点失望的。从洛阳的汽车站有车到这里,不到两个小时,下了车再走一段就到了,景区门口会有一个武术学校的小朋友们在表演,好像就是上过春晚的那个吧,进了景区大门还要走好一段路的,才能到寺庙,也可以选择电瓶车直接进去。里面有的景点可以上山,我们去的达摩洞,坑爹的一段路,路上景色也不好,中间只有一个地方可以买点水和吃的,15还是10元一桶方便面,还都是假冒的“康帅傅”……很是无语的,黄瓜什么的好像都5元一根吧。我们去的时候三皇寨在修,也去不了。从山上下来都累的不行了,听说有的景点上山的路直接就是土路。下来之后直接坐电瓶车到了门口。在少林寺的停车场有很多回洛阳的车,慎重选择正规车辆。
6、确实商业化很严重很严重,而且少林寺没有想象中的大,少林寺属于典型的鸡肋景点,就是名胜超级响、但花了这些钱来看看,会觉得也就这样而已。这里玩的韩国人很多。景区大门口有很多武校的孩子在操场上练功。个人觉得少室山的三皇寨很漂亮,花时间去三皇寨会比去少林寺更值得。
7、一般般了,还不如爬山好玩,我是早上从南门进来,没要钱,中午到少林寺,给小门捐款30进的室内,从北门出来时在路上捡一张门票,然后看的室内武术表演,室内要门票其实和室外差不多。第二天早起爬太室山,有门票的,早去没有。感觉也不错。
拓展阅读: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攻略
100元/人。景区包含少林寺寺庙,塔林,初祖庵,功夫表演。
在郑州各长途客车站,都有发往登封的班车。
少林寺全称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寺志坚、昙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汉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少林功夫也从此美名远扬。明代达到鼎盛。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千年基业毁于一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少林寺雄风重振,特别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风靡世界,成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个顶级旅游产品。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曾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旅游明珠,华夏旅游胜地。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
1673年,少林寺派人参加战争,帮助康熙皇帝打赢了一场战争,但是,随后康熙命蒙古八旗进攻少林,少林寺被夷为平地,有五名僧人逃了出来,据说加入了天地会。右图为少林僧人在寺门前表演少林功夫。
少林寺在鼎盛时期,7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
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
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
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
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
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铸。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
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
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达摩铜像,东侧立有弥勒佛铜像。墙上的一幅“达摩一韦渡江图”,画面布局合理,形象生动、逼真,线条细腻柔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千佛殿的西厢为地藏殿,东厢为白衣殿。白衣殿内供奉白衣观音铜像一尊。殿内三面墙上绘有彩色壁画,均系晚清所制。北面和南面绘的是众僧徒手和持械练拳习武的动作,所以千佛殿亦称拳谱殿或锤谱殿,北面山墙上绘湛举和尚在殿前指导僧徒拳赛的情景。后壁北端二间绘“十三和尚救驾唐王”与“活捉郑将王仁则”的传统故事。神罩两侧绘制的是降龙伏虎图,东北和东南壁角是文殊骑青狮和普贤骑白象等。
寺西300米处,有一片宏大的古塔群,这是安葬历代高僧、住持、大和尚的坟墓,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共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250多座砖塔和石塔,为我国最大的塔墓群。塔从一级到七级,为四、六、八角,也有柱体或锥体,空心实心均有,大都雕刻塔铭题记。塔林是我国研究砖石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外还有斋堂、僧舍、禅堂、练功房等,但尚不对外开放。
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
另外在少林寺大门口还有一座少林武术演义馆,里面有武术表演,表演时间为整点:下午3点、4点、5点;每场表演30分钟,不需要另外付费。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而少林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等景区也吸引着中外游客的光临,是一个感悟佛法的最好去处。
而中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
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武则天封禅就是专门登的嵩山,现在的登封县就是当初武则天皇帝登嵩山的地方,而嵩山一般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少林寺只是少室山中的一个景点,并不代表整个嵩山。
2014年2月4日是大年初五,即民俗“破五”,也是“立春”节气。为了利用假日短途自驾游,实现老伴和儿子与女朋友的夙愿,我选择她们都未曾游玩过且闻名遐迩的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距郑州市区仅8、90公里,自报奋勇当起了导游。
下午一点,吃过午饭由儿子驾车,我们从市区出发,沿中原西路到西四环快速路往南,直奔“郑少高速”收费站。到了收费站,正赶上7座以下小轿车春节7天假日免费放行,所以,平时的挡车横杆这时举杆立空,畅通无阻。窗外,天,阴沉沉的,像小孩子哭丧着的脸儿;风,冷飕飕的,宛如刀割一般;路,平展展的,从地平线伸向西南遥远的天际;车,轻飘飘的,恰似离弦之箭飞速向前。只见道路两旁的田野、沟壕、树木、村庄、矮屋、高楼、桥梁、隧洞、远山,一一由远及近,一掠而过。车内,我讲述着嵩山少林的著名景点和故事,目的在于先入为主,为下步游览做铺垫;老伴也畅谈起亲朋好友的春节问候和奇闻佚事,为的是活跃气氛,给儿子开车提精神。
时至两点,在说说笑笑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我们已赶到“登封西”高速出口,按照景区指示牌所示,距少林景区还有19公里。我们下了高速,绕过登封环城路,往西北方向沿着宽阔的少林大道直奔景区。一路上,两侧高低不等的建筑物鳞次栉比,既有名扬四海的“中国少林寺塔沟武术学院”一枝独秀,也有冠名“河南、郑州、登封”的武术学校比肩接踵;既有“中国少林禅宗音乐大典”观赏地址,也有“嵩山书院”、“中岳庙”景区指示牌;既有“农家乐”餐馆、旅馆琳琅满目,也有黛黑的远山清晰的近景应接不暇。尤其是越接近少林景区越觉得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而此时,天空中,盼望一冬而久违的洁白雪花儿,正像鹅毛般的飘洒而至、纷纷扬扬,悠然地洒落在各种建筑物上、大地上以及游人的身上,顷刻即融化,但冻得人们蜷缩着身躯,开始找寻挡雪避寒的衣物,撑起雨具。
到了景区停车场,车满为患,我们只好学着别人,小心翼翼的选择在公路边泊车。下了车,冷风刺骨,寒气袭人,我们顶风冒雪,随着游览的人流,快速来到少林景区大门前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在这里,顾不得浏览高大气派的景区山门、威武雄壮的石雕和五光十色的纪念品,而是先到右侧长廊小卖部避避风雪,然后儿子和女朋友给我们4人各买个耳暖,等穿戴整齐,再到左侧长廊售票处排队,又每人花100元购一张门票,才算获得了参观入场券。
进入景区后,趁儿子他们在山门里拍照的功夫,我大致浏览了嵩山少林景区旅游景点线路图,阅读了简介:嵩山少林景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景区。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奇秀,拥有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天然国画般的奇秀美景和“五代同堂”的珍稀地质景观、人文景观主要集中于核心区2.18平方公里以内,有少林寺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自然景观集中于少室山三皇寨,这里清晰展现着前寒武纪时期著名的“嵩阳、中岳、少林”三大造山、造陆运动遗址,默默见证着神奥嵩山的古老,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最佳观景处。说实在的,尽管我以前曾经到此游览过两次,但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马观花,时过境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少林寺、塔林”的模糊印象,根本没有像眼前所见到的景物建设得这么漂亮,心想:这次一定要用心看、认真记、重点游,回家就写一篇游记,以弥补我多年来的缺憾。
正是报着这样的良好愿望,我和家人汇入了人流之中,按照游览景点线路图示,踏着宽阔美观而清亮的青石板,首先奔向第一个景点——“武术馆”。此馆距山门大约400米,属现代建筑风格,拾级而上,中间迎面就是高大的圆形演武厅,两侧厢房有数十间。右首第一间是少林祈福大钟,高约4米,下口径约3米,被悬于高空,旁边又悬吊一根木桩,身系红绸巾,对应的下方站着十几个前来祈福的游人,流水般地排队依次上前,登高撞钟3次,随着“当——当——当——”的洪钟响起,其声音缭绕于武术馆之内外,回荡在山谷古寺之上空,预示着撞钟人来年吉星高照,平安幸福!在等待演武厅开馆表演的间隙,为图新年吉利,我也加入了撞钟人的行列,品尝了祈福后的喜悦。
2点55分,武术馆下午第二场武术表演正式开馆,凭门票入场。等待多时的游客潮水般的涌入演武厅,从3面进入圆形座席。我们一家人由于后到,座无虚席,只能站立于通道口前排位置。当我站稳定睛一看,中间是舞台,约有80平米,后面是一堵墙,中间有圆门可供演员们进出。其顶为拱形,高约十多米,其余三面为看台,分上下两层,约能容纳800名观众。馆内灯光璀璨,人声鼎沸,暖意融融。3点整,在聚光灯的照射下,青春靓丽的女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手持无线话筒,以其清脆优美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宣布30分钟的精彩武术表演现在开始。
第一个节目是少林拳,这时全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全神贯注看表演。在主持人一一的解说中,衣着杏黄色袈裟的6位少林弟子依次上场,分别表演了猴拳、蟑螂拳、蛙拳、虎拳、豹拳和鹰拳,他们最小的仅7、8岁,最大的也不过15、6岁,个个腾、挪、翻、滚,一招一式如雷贯耳;人人蹲、跳、屈、伸,一拳一脚模仿逼真。为了活跃观赏气氛,鼓励观众参与,主持人还从台下挑选出3位自荐登台的男孩儿,分别向刚刚表演过虎、豹、蟑螂拳的3位演员跟班模仿各自的拳术招式,谁模仿得像、谁获得观众们的掌声多,谁就可以获奖,奖品为可播放70多分钟的少林武功制作的光碟一盘。当台上向获胜者颁发奖品的同时,主持人还借机煽情推销光碟,每盘10元。台下立即走出4位送光碟的姑娘,一会儿就有10多位现场观众争相购买,来不及的可到后台再买,可见千年古寺也在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文化经营意识。
接着,表演的第二个节目是少林绝功,同样,少林弟子边表演主持人边解说。看!有头顶发功用1米钢板猛然击顶而被折断却毫发无损的,有手指发功隔着玻璃戳破彩色气球的,还有柔功发力将身躯弯曲超过360度而造型各异的,更有盘腿功状如莲花腾挪翻滚蹲跳屈伸自如、汇合于集体武功团队表演的。这些精彩节目看得我目瞪口呆,令人惊叹不已!最后一个节目是少林18般武艺集体表演:少林弟子们轮番上场,或舞刀耍枪、或击剑弄戟、或甩鞭抖绳、或抡棍玩棒,样样惊险刺激;或射箭逐日、或猴子捞月、或拳打脚踢、或擒拿格斗,个个精彩纷呈。此情此景,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场激情表演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嵩山少林寺必去的景点介绍
导语:少林寺闻名天下之时大约是唐初。它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上,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哪里好玩,现在就随我去感受一下吧。
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石狮一对,雄雌相对。八字墙东西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
位于碑林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
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塑像、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位于立雪亭后,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
又名法堂,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系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所赠。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少林寺当时的昌盛与繁荣可见一斑。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及佛教徒皈依的场所。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曾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方丈室正西为方丈退居,即离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对联“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
么样门票100元。含少林寺,塔林,三皇寨,少林武术表演。
凭学生证入园可以享受五折优惠。
自驾:自郑州出发,80-100公里(1.5-2小时)
行车路线:郑州市-郑州西-郑少洛高速公路-少林寺方向-登封东下路-登封市环城路-少林寺。
公交:在郑州火车站对面的市长途客运站乘坐开往登封市的旅游专线,30分钟一班,1小时20分钟左右。若从登封市出发,出租车费为30元左右。
旅游班车:洛阳火车站东侧的汽车站每天早上6点、7点发车,直达少林寺。其他时间洛阳往许昌的长途汽车也经过少林寺门口。路程2个小时左右。
少林寺周边的黄牛、黑导众多。
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和尚”或“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 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0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
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门至最后大殿南北长300余米,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所院落。
山门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筑,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悬“少林寺”黑漆方匾,为清康熙皇帝御书。据《少林寺志》载:此匾原悬于大王殿正门上方,大王殿焚毁后,移于此处,入少林寺山门,是一条宽阔的慢斜坡形雨道,两旁有许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还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郭沫若为此曾题诗说:“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寺内还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碑林的尽头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即藏经阁),1928年这三座重要建筑都毁于军阀的兵火。除三大殿之外,被大火烧毁的殿堂还有:钟楼、鼓楼、客堂、库房、香积厨、东西禅堂、紧那罗殿、六祖堂、阎王殿和龙王殿,还烧了7棵大柏树和“五品封槐”等。据说,大火蔓延了40余天,这是历史上少林寺最惨重的一次火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已决定对被毁的建筑进行修缮和整理,天王殿、紧那罗殿、六祖堂、东西禅房和僧院已重修复原。紧那罗殿的0、妙法、持法三尊4米多高的法身,魁梧地挺立在殿中。六祖堂内恢复了达摩、慧可等禅宗六代祖师朝拜观世音菩萨的一组泥塑。菩萨身后是一组巨型山水图景,表现的.是达摩只履归西的故事,寺内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重建工程于1986年6月完成,1985年7月寺内还新建了拥有14厅的捶谱堂,堂内塑造有坐掸、念经、练功、小洪拳、大洪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朝阳拳等204身拳武僧,形像逼真。特别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小山和尚挂师平倭寇等,英姿飒爽,给少林寺大增风彩。
穿过法堂是方丈室,它的面积约有250多平方米。清乾隆皇帝于十五年(1750年)游祭中岳庙,路过少林寺,当晚即以方丈室为行宫。
方丈室后是达摩亭,又称立雪亭,相传这里是禅宗二祖神光为求佛法、恭候达摩、雪没双膝的地方。檐下有雕花柱,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单檐庞殿式建筑。此亭建于明代,现石柱上有题记。亭内神龛中供奉铜质达摩坐像。龛上悬有清乾隆皇帝所题“雪印心珠”四字匾。此亭现为寺僧做佛事的场所,内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铸造的铜钟及其它鼓、钵等法器。
千佛殿在立雪亭北,又名昆卢阁,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明崇帧三年(1630年)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后进行重修,现为硬山建筑。殿内正中的神龛里,供奉昆卢铜佛。殿东端的神台上,有明代汉白玉雕造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尊,西墙下供达摩像一尊。殿内东、西和北墙上,绘有彩色壁画“五百罗汉朝昆卢”。画面以山水云气作底衬,并将五百罗汉区别为上、中、下三层,画中罗汉,有的降龙伏虎,有的持钵显法,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朝觐上尊。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白衣殿位于千佛殿东,清代硬山建筑。因殿内绘有少林拳谱壁画,所以又称“拳谱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白衣菩萨铜像。南北山墙画有少林寺和尚演武的场面。北墙绘寺僧徒手搏斗图共16组。这些画面生切地再现了古代少林拳的风姿。
地藏殿位于千佛殿西侧,原为清式建筑,近年重修。神龛内塑有地藏菩萨及左右二侍者像。
除以上主要建筑外,少林寺西侧还有塔院等。据记载,从隋代起,少林寺内就有塔院的建置,唐、宋时又加整修。现在塔院内有古塔两座,同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少林寺僧广庆所建。少林寺为千古名刹,中外游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