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中可以使用串口通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外部设备连接:串口通信可以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例如传感器、GPS模块、医疗设备等。通过串口通信,Android设备可以与这些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
2. 调试和维护:串口通信可用于在Android设备上进行调试和维护。通过串口连接到Android设备,开发人员可以发送命令和接收设备的调试信息,以便进行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
3. 嵌入式开发和测试:对于嵌入式设备的开发和测试,串口通信是非常常见的。通过串口连接到Android设备,可以与嵌入式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固件更新等操作。
android蓝牙配对和连接的原理是:
蓝牙技术规定每一对设备之间进行蓝牙通讯时,必须一个为主角色,另一为从角色,才能进行通信,通信时,必须由主端进行查找,发起配对,建链成功后,双方即可收发数据。理论上,一个蓝牙主端设备,可同时与7个蓝牙从端设备进行通讯。一个具备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可以在两个角色间切换,平时工作在从模式,等待其它主设备来连接,需要时,转换为主模式,向其它设备发起呼叫。一个蓝牙设备以主模式发起呼叫时,需要知道对方的蓝牙地址,配对密码等信息,配对完成后,可直接发起呼叫。
蓝牙主端设备发起呼叫,首先是查找,找出周围处于可被查找的蓝牙设备。主端设备找到从端蓝牙设备后,与从端蓝牙设备进行配对,此时需要输入从端设备的PIN码,也有设备不需要输入PIN码。
配对完成后,从端蓝牙设备会记录主端设备的信任信息,此时主端即可向从端设备发起呼叫,已配对的设备在下次呼叫时,不再需要重新配对。已配对的设备,做为从端的蓝牙耳机也可以发起建链请求,但做数据通讯的蓝牙模块一般不发起呼叫。
链路建立成功后,主从两端之间即可进行双向的数据或语音通讯。在通信状态下,主端和从端设备都可以发起断链,断开蓝牙链路。
蓝牙数据传输应用中,一对一串口数据通讯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蓝牙设备在出厂前即提前设好两个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信息,主端预存有从端设备的PIN码、地址等,两端设备加电即自动建链,透明串口传输,无需外围电路干预。
一对一应用中从端设备可以设为两种类型,一是静默状态,即只能与指定的主端通信,不被别的蓝牙设备查找;二是开发状态,既可被指定主端查找,也可以被别的蓝牙设备查找建链。
假使你用单片机的串口进行通信的话,你只需要考虑蓝牙转串口和串口转蓝牙的过程就可以了,主要是二者在通信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当然你具体处理的肯定是比特流,利用现成的蓝牙模块,至于具体的蓝牙通信协议,你不用深究,但要知道大概。
蓝牙信号会被手机的蓝牙模块识别,这一步你不用操心,但是手机具体如何响应,需要你控制,这一步要难一些,当然仅是简单功能的话还好说。
你可以把智能手机想像成一个ARM的开发平台,就像单片机一样,但是这个平台上已经有一个大型程序,就像你烧芯片一样,这个程序叫做操作系统,可能是安卓,也可能是IOS,操作系统上会有现成的API函数,就是为了方便开发,你可以基本不考虑硬件而去实现功能。
根据你的目的,你在手机上编写程序,小的app,来解读你所收到的蓝牙信号,比如是你可以触发手机按键控制单片机上的LED。
当然二者的通信过程肯定是有来有往的,就是你必须双向编码和解码,同时做出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