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属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二战后萨拉热窝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人口37.5万,连郊区44.9万(1981)。
建于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国皇储在此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个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陆运交通枢纽。工业有动力设备、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化学、纺织、陶瓷、食品加工等。
萨拉热窝有着发达的旅游产业,在2006年寂寞星球的“世界都市”排行榜中,萨拉热窝排在43位。萨拉热窝正在成为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数据显示,仅2019年春节期间,来萨拉热窝旅游的中国游客就突破了一万人次。然而,偷窃、抢劫等治安问题也给中国游客造成了困扰。
由于失业率较高、非法移民涌入等因素,萨拉热窝近年针对游客的盗窃、抢劫案件多发,已严重影响萨拉热窝作为旅游名城的形象。
拉赫曼诺维奇说,警方已采取了行动,如制作横幅与大小传单,上面用当地语言和英语写着不要随身携带大额现金、不要把价值很高的物品留在车上、当心乞丐等安全提示。
电影1萨拉热窝原是波黑的首都.
2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原是塞尔维亚的首都。
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二战后萨拉热窝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人口37.5万,连郊区44.9万(1981)。建于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国皇储在此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个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陆运交通枢纽。工业有动力设备、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化学、纺织、陶瓷、食品加工等。
旧市区中心以产东方特色的铜、银手工艺品著名。设有大学、科学院、博物馆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时代的旧建筑。城郊有帕莱、伊利扎疗养地。
1981年5月28日,萨拉热窝与中国天津市结为友好城市。
不是,萨拉热窝从来不是一个国家,它是一个城市。
1、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的放映,使得这座城市在中国家喻户晓(相对而言,70年代前的国人更熟悉);又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当代波黑战争,萨拉热窝闻名于世。
2、萨拉热窝市现在是波黑(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联邦)的首都,也是波黑的第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3、一次世界大战前,波黑在1908年被合并入奥匈帝国。
4、在一战之后,萨拉热窝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份。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与赫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
5、1992年3月,爆发了波黑战争。原因是塞尔维亚人势力拒绝参加刚刚新独立的波黑,其目标是建设塞尔维亚人国家塞族共和国。
萨拉热窝爆发了一场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都市包围战萨拉热窝围城战。南斯拉夫人民军以及塞尔维亚人势力(塞族共和国)塞族共和国军队,从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包围萨拉热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