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茂密的树林,树影婆娑,那曲折的山路,如龙似蛇,连晒布岩、天游峰也尽收眼底。清风徐来,浸润了大家那汗水直流的身体,顿感丝丝凉意。

再住前走,就是虎啸岩了。相传那里曾有仙人骑虎咆哮而上,其“虎啸”声传空谷,震撼群山。想着想着,我向前望去,嗬!这家伙块头真大,黄褐色的“皮毛”金光闪闪;炯炯有神的眼睛,杀气腾腾,气势磅礴;结实宽厚的身躯威武非凡,令人为之一振。它的四周布满了浩瀚无垠的林海,远远望去,犹如一只猛虎,弓着背,弯着腰,卧在丛中。真不愧为“四面皆丽画,居然与世违。”
笔架山位于惠安和泉港的交界处,海拔752.3米。山顶三峰相连,犹如笔架,山以此而得名。这里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笔架仙公寺传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
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公里,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即到涂岭镇樟脚村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即年,距今已有207年的历史。
樟脚村位于泉港区涂岭镇,是一座五彩的石头村庄。据说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走近古民居,全貌尽收眼底:一堵堵墙上的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
进入泉港境内的涂岭下炉,举目可见一块突兀的菇形顽石,此石乃闻名海内外的“玉笏朝天”。玉笏朝天为泉港的标志。天然巨石因几千年海浪的侵蚀形成,是海峡对面台湾野柳的“女王头像”的双胞胎,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在前黄镇前黄村的西南面,有个村落名叫土楼,村名取之一座雄伟奇特的古民居大楼。这座大楼俗称“土楼”,又名“定楼”、“黄素石楼”,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
五、虎岩寺“伏虎胜境”
从福厦公路涂岭车站东南行约五华里,有位于昆仑山南的伏虎岩,俗称虎岩山,山腰有虎岩寺。在群山环抱中,古刹亭台,峭岩怪石,清泉幽洞,古木修篁,伏虎岩四时胜景迷人——它冬时翠色不褪,夏日暑热尽消。
全国有很多个老虎山。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老虎山,原名独耳龙山,地图上标注的正式名字是陶山,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长约三公里。
2、浙江江山市老虎山,又名景星山、东岳山,位于浙江江山市市区南端,东临须江,为城南屏障。主峰老虎岩,海拔278米,是擎天矗立的丹霞奇岩巨石。
3、吉林白山老虎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三道沟镇、三道沟林场施业区内,地处长白山腹地,鸭绿江西岸,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
4、江苏南京老虎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郊幕府山西侧,长江岸边。
5、青岛老虎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在崂山百果园景区内。
6、鞍山老虎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千山区,现建成为野生动物园。
老虎山,又名景星山、东岳山,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市区南端,东临须江,为城南屏障。因山形似卧虎而得名。主峰老虎岩,海拔278米,是擎天矗立的丹霞奇岩巨石
老虎山文化遗址位于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境内,1980年发现。从1986年开始,又先后发现了西白玉、面超、板城、园子沟和大庙坡遗址,并进行了清理和挖掘。遗址包括石墙、祭坛遗址、成排的房屋、专业集体作坊以及卧室和炊室。主要是窑洞式建筑,造型划一,工艺讲究。据考证,其年代距今4,800年至4,300年间,以它们的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遗址被命名为老虎山文化。
万石山虎溪岩的景点命名借用庐山的“虎溪三笑”典故。东晋时,慧远和尚等人在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慧远每次送客都以不过溪为约,否则虎就吼叫,故名虎溪。
过桥可以看见巨石上刻着“三笑”两字,三笑石后为东林寺,是明万历年间厦门诗人池显方所建。因南面有玉屏山,又称玉屏寺。
寺右有夜月洞,又名伏虎洞,洞顶刻“啸云”两字,洞中泥塑老虎双目炯炯有神,虎溪岩因此成了当地人中秋赏月的最佳去处。
厦门虎溪岩寺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