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廊桥在什么地方贵州有哪些桥

2023-08-12 00:31:40 浏览

廊桥在我国多地都有分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福建省的寿宁,被誉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廊桥不仅有着建造工艺上的价值,而且还包含着民风民俗以及建筑风格,而且廊桥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兴盛于北宋时期。

贵州廊桥在什么地方贵州有哪些桥

廊桥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建造,福建省的寿宁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被誉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当地的山水特色为廊桥的建造技术独特的风采,基本上浓缩了乡村文化几百年的发展。

廊桥最大的特点是全部使用木头建造,而且其中没有任何的固定设备,依然可以保持百年不倒,这不仅体现了高湛的建筑工艺技术,而且也可以体现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以及文化信仰。

些桥

廊桥大发展距今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汉朝时代就开始有了关于廊桥的记载,直到北宋时期在中原地区开始兴盛,而且著名的汴水虹桥还在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所绘画保留。

2018年7月22日下午,贵州黔南州三都县城突发九级大风,造成三都县城都柳江河面上风雨廊桥(名为同心桥)上的木质建筑物部分严重损毁,导致过桥群众受伤。截至7月22日23:00时,灾害已造成11人受伤,2人死亡。

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22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2日下午16时20分,三都县城出现大风天气,风速为21.5米/秒,达九级风力,16时30分许,县城同心桥上中间部分木质结构建筑物突遇强风发生垮塌,造成部分群众落水伤亡。

截至目前,已经搜救伤亡人员共11人,其中9人受伤(1人重伤正在抢救),2人死亡,救援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濯水古镇地处重庆黔江,兴起于唐朝,古镇中有一座被称为“世界第一”的风雨廊桥。濯水古镇修建于阿蓬江边,而这阿蓬江乃是“黄金水道”乌江的最大支流,自湖北恩施一直流淌至重庆黔江。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古代诸多城镇都是依水而建,濯水古镇便就是其中之一。濯水古镇是于唐朝时期出现的,它在兴起之后凭借自带的水文优势日渐兴盛,继而成为当地十分重要的一处城镇。

居于阿蓬江畔的濯水古镇很快便成为川东南地区商业往来的重要驿站,濯水古镇也因此商贾云集,古镇的经济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进入宋朝之后濯水古镇的发展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古镇也因此迎来了兴盛期。当时濯水古镇可谓是远近驰名,是为“酉阳三大名镇”之一。不过进入明清时期之后濯水古镇的发展开始逐渐变慢,不过清朝末年的时候依旧有不少日本商人不远千里选择前来此地经商,濯水镇中的诸多商品也因此销往日本。

濯水古镇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日渐衰落,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衰败,其街巷格局的完整性一直保持得比较好。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我们才能更为清晰地感受到濯水古镇的历史底蕴。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濯水古镇在一四年的时候成功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的称号。如果去到濯水古镇游玩,当地可供参观的景观有古镇老街、土家吊脚楼群、古镇风雨廊桥等。

濯水古镇同时采用了土家吊脚楼以及徽派建筑这两种风格,所以行走在古镇老街上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在古镇的入口还建有一座戏台,戏台檐上还保留着古老的雕花图案。濯水古镇最值得一提的当属风雨廊桥这处景观。此处廊桥被誉为“世界第一风雨廊桥”,长达三百多米的桥身横跨在阿蓬江上,整体桥身皆由木头搭建而成。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连接则是使用了中国古老工艺——榫头卯眼。

由于这座廊桥是纯木制结构,所以一三年的一把大火让其遭受了损毁。在经过半年左右的火灾调查之后,濯水古镇风雨廊桥于一四年五月开启重修工作。该重修工作直至一七年才结束,也是在这一年“涅槃重生”的廊桥获得了“世界第一风雨廊桥”称号。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