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的风俗有哪些

2023-09-03 02:07:00 浏览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奠先人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利,那么腊月初八的风尚有哪些?

腊月初八的风俗有哪些

1、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许多,除了白米,人们会将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桂圆、葡萄、红豆、花生等不下20华夏料提前泡发,在第二条逐步熬制成香甜适口的腊八粥。昔人因为糊口前提所限,食品较为匮乏,能喝上腊八粥,在其时是一件很开心很期待的工作。

2、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域的一个习俗,各人在腊月初八此日泡制蒜,而腊八蒜的做法简朴,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同时,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古代各家商号要在此日拢账,把这一年的出入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此日算清晰,“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3、腊八面。陕西关中地域风行吃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类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豆类提前泡一晚,腊八此日用来熬汤。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即建造完成腊八面。

4、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天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5、煮“五豆”。有些处所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天天用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关于腊月初八的风尚有哪些内容的先容就到这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