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界先后公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笔墨发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汗青;另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笔墨、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期间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那么汉字演变的顺序是什么?

1、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笔墨,称为“甲骨文”。从商朝最先的。
2、金文:是商周期间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力整洁、均匀。
4、小篆:李斯根据秦国的笔墨尺度,对汉字举行整顿简化,在天下奉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5、隶书: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增强。小篆笔墨规范了,但誊写不利便,民间风行一种更简朴的字体,叫隶书。
6、楷书: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字形结没有什么转变,誊写更为轻便。
7、草书:草书特性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字形旷达。
8、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轻便,且比草书易识别。
关于汉字演变的顺序是什么内容的先容就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