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形态特征有哪些

2023-09-28 09:41:49 浏览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别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别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那么中华鲟形态特性有哪些呢?

鲟特征有哪些

1、中华鲟体长形,两头尖细,背部狭,腹部平直。头呈长三角形。吻尖长。鼻孔大,两鼻孔位面前方。喷水孔裂痕状。眼小,椭圆形,位于头后半部。眼距离宽。口下位,横裂,凸出,能伸缩。唇不发财,有微小乳突。口气部中央有2对须,呈弓形分列,其是非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外侧须不达口角。鳃裂大,假鳃发财。鳃耙稀少,短粗棒状。背鳍1个,后位,后缘凹形,出发点在臀鳍之前。臀鳍与背鳍相对,在背鳍中手下方。腹鳍小,长方形,位体中央后下方,近于臀鳍。胸鳍发财,椭圆形,位低。尾鳍歪形,上叶出格发财,尾鳍上缘有1纵行棘状鳞。

2、幼鱼体表平滑,成鱼体表粗拙。具5纵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较大,背鳍前有8-14块,背鳍后有1-2块;体侧骨板29-43块;腹侧骨板13-17块;臀鳍前后各有1-2块。成熟鱼额、顶骨在背中线上相互不紧接,留下长形的额、顶骨间缝(或间孔),可见到下面的软骨脑颅。脊椎布局上,只有9枚阁下完备的壳状椎体,在两枚基背片之间有2-4枚间背片。尿殖管布局上,中华鲟内输卵管较短,雄体的内输卵管结尾关闭,不具内输卵管盲管。

3、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慢慢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各鳍呈灰色而有浅边。

4、最大要长5米,常见体长40-130厘米。背鳍50-54;臀鳍30-34;胸鳍48-54;腹鳍32-42;鳃耙9-156-10。体长为体高的6.71-8.75倍,为头长的2.83-3.17倍。头长为吻长的1.90-2.83倍,为眼径的12.36-19.41倍,为眼距离的3.44-3.9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73倍。(丈量标本8尾,别离采自长江、上海、广东、浙江省宁波、福建省福州。)

以上就是对于中华鲟形态特性有哪些的相干内容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