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分区:至少15G,安装系统,相当于Win的C盘;

home分区:剩余空间,越多越好,用户配置文件,相当于Win的用户文件夹(Users);
swap:1G,交换空间,相当于Win的虚拟内存
一般没什么特别要求,就用ext4吧,这是Linux标准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不一样大,但容量一定是最小的那一个为标准,而且会产生不确定的故障,对RAID1只是一个盘的容量 一个盘是原始盘,一个盘做数据镜像,数据会从较快的磁盘读取,当原始盘出现繁忙的时候,会尝试读取镜像 RAID1是硬盘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硬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硬盘上读/写,并且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一个为根分区,一个为交换分区。
1,/,根分区,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
2,swap,虚拟内存,交换分区,一般大小为机器内存的1-2倍。
起码有如上两个分区才可以安装linux系统。建议再增加一个/boot分区,200M左右即可。
Swap分区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把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Swap分区,即交换区,系统在物理内存不够时,与Swap进行交换。 其实,Swap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Swap,有时可以越过系统性能瓶颈,节省系统升级费用。
根分区在Linux操作系统中,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都对应于该分区.因此,用户可通过访问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来访问该分区。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对于NTFS文件系统来说,默认的分配单元大小( 簇大小) 是 4096 字节,对于传统的512字节扇区 硬盘来说,正好包含八个扇区。由于簇是硬盘上存储信息的最小单元( 就是说一个簇不能同时给两个文件用),因此哪怕存储一个字节的文件,也要占用一个簇的大小(4096 字节);而当你保存一个4097字节的文件时,由于它大于一个簇,就会在磁盘上占用两个簇(8192字节)。 由于一个簇里面的数据必定是连续的,而较大的簇(例如64KB)所跨越的扇区也必定是连续的扇区,所以选择较大的簇时,一次(不必反复寻道)就可以连续读取较多的数据,提高了磁盘性能。反之,如果用较小的簇来保存较大的文件,那么这个文件将被写入更多的簇,这就意味着增大了文件被写入不相邻的扇区以至不相邻的磁道(就是所谓文件碎片)的概率,增加了寻道时间,使磁盘性能下降。 所以,格式化时选择较大的簇可以提高读写性能,但对保存小文件来说将明显影响磁盘利用率;设置较小的簇,虽然可以提高磁盘利用率,但会产生大量文件碎片,降低读写效率。由于我们的家用电脑都是在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也无法统计各种文件的大小,因此在格式化时对簇大小一般都选择默认值。不过,对一个专门保存音视频资料且无需反复修改的“仓库分区”来说,选择较大的簇还是有好处的。但要注意,若选择了大于4K的簇后,该分区的压缩功能将失效,这是因为NTFS不支持压缩大于4096字节的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