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兵马俑的路上,绝对不要听售票员的,“去兵马俑的车回来不停啊,建议大家先去华清池,再去兵马俑。”其实从兵马俑回来的路上到华清池是停的,如果想看华清池可以下车继续游览。但一般时间不太够,兵马俑就是走马观花地看也要2、3个小时,况且门票150,很贵的。华清池门票110(含骊山)。兵马俑馆内非常荫凉,应该是文物保存需要的温度所决定的,你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天气选择衣服,游览场馆最好请导游,因为是历史遗迹,如果没有导游,只能感受一下雄壮的气氛,文物所蕴含的历史就不知道了。导游是论次数的,每次100左右,如果你们人少,可以几个游客自由结合拼导游,很划算。在景区大门和场馆大门(二者之间大概距离10到15分钟的路程)处都有导游,你可以根据需要在景区大门或者走到场馆门口再请导游。现在的挖掘出来的3个兵马俑坑只占所有兵马俑的0.2%,几乎景区凡是没盖房子的地方地下都是兵马俑。到了兵马俑不能不去看秦始皇陵,远看你会以为是山,走进了才会发现是陵墓。在皇陵想象地下的兵马俑坑,绝对是一种震撼。并且,在兵马俑你会改变对秦始皇残暴不仁的看法,对他的正面的看法会增多,毕竟,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秦二世胡亥那样的废柴。出了景区,外面有很多小吃,有一种“biangbiang面”(字打不出来,音是这样的)太坑人,要20块钱一碗,砍价砍到10块一碗,觉得很有成就感,但面端上来你就觉得亏了,其实就是西红柿鸡蛋面,只不过醋放得比较多,如果实在觉得新鲜可以几个人买一碗尝尝算了。别的没有了,就是150的门票太贵,建议带上所有能带的证件。祝你玩得愉快!

去兵马俑应该注意:可以早上或者晚上去人少,不要大声说话,不要触碰兵马俑。
去兵马俑、华清池一线,可在火车站乘“游5”(306)路,价格便宜,速度较快,车次多,最好别上那些一日几游的车,会拉你到一些人造景点和购物点,不仅时间太受限制,而且宰客厉害。
如果打车去火车站,就只能到西广场。穿过火车站正前广场就到东广场了。一路上会有很多人来拉你去兵马俑。切记自己擦亮眼睛。到了东广场,有很多大巴上挂着“5”的牉子,有人在车前摆台售票,写着游5一日游,售票也是和游5的价格一样,7元。
很多人就以为那个是游5了。其实上车之后会发现原来“被跟团“了,导游会带你去华清池、骊山、鸿门宴、项王营、秦陵地宫,中间还有个玉器厂和饭店,最后才到兵马俑,浪费了很多时间,看了很多原本不在计划中的景点。真正的游5停在火车站售票口前面,和914路、915路、游1路、游2路、游3路在一起。
导游在兵马俑内如果你不找导游也不是很熟悉,那你去兵马俑收获很少。在西安旅游“三分看、七分听”。建议租个讲解器,或者请导游,如果想省钱,还有个免费的办法就是跟着随团导游听,这样既不出钱又玩的有收获。
博物馆游人很多,可以早些或晚些去,先参观人少的地方;可以先在360度环幕电影院了解一下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再蹭个团听讲解,收获会更多;铜车马很值得一看,请勿遗漏。“三坑一厅”中,铜车马非常珍贵,一定要听导游讲解,因为文字介绍几乎没有。导游费30元,如果觉得不划算的话,可以跟在别的团队后面。
1、游客去兵马俑一线旅游,最好是选择做公交车前往,价格便宜,速度较快,而且到兵马俑的线路较
2、游客去兵马俑参观游览最好是请一个导游进行讲解,否则在兵马俑内的收获不会很大。如果想省
钱,还有个免费的办法就是跟着随团导游听,这样既不出钱又玩的有收获。
3、博物馆的游客会很多,可以早些或晚些去,先参观人少的地方。游客可以选择先在360度环幕电影
院了解一下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在跟一个个团听讲解,收获会更多。铜车马很值得一看,建议游客去参
观一下,不要遗漏了这个重要的景点。
4、在兵马俑展馆内是标明的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游客在参观时应该多加注意。
去兵马俑、华清池一线,可在火车站乘“游5”(306)路,价格便宜,速度较快,车次多,最好别上
那些一日几游的车,会拉你到一些人造景点和购物点,不仅时间太受限制,而且宰客厉害。
如果打车去火车站,就只能到西广场。穿过火车站正前广场就到东广场了。一路上会有很多人来拉你去
兵马俑。切记自己擦亮眼睛。
东西到了东广场,有很多大巴上挂着“5”的牉子,有人在车前摆台售票,写
着游5一日游,售票也是和游5的价格一样,7元。很多人就以为那个是游5了。
其实上车之后会发现原
来“被跟团“了,导游会带你去华清池、骊山、鸿门宴、项王营、秦陵地宫,中间还有个玉器厂和饭
店,最后才到兵马俑,浪费了很多时间,看了很多原本不在计划中的景点。真正的游5停在火车站售票
口前面,和914路、915路、游1路、游2路、游3路在一起。
一般人都会带个手机,带点水,带个单反相机,如果你是个有画画功底的人,建议你带画画工具去,把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记录在自己的画板上,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门票实行“一票制”管理。门票价格为:120元/人次
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售票时间为:
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检票时间为:
四、线上、线下预售票
门票预售采取实名制方式,预售开始时间请关注博物院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普通观众、享受半价优惠的学生及未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签约旅行社提前通过以下渠道预购门票:
2.通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信购票链接),按照提示,输入相关信息,通过微信支付门票款后即预购到博物院门票。
4.通过现场人工售票窗口,凭二代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预购第二天门票。
五、线下取票和售票
以上通过线上预购到秦陵博物院门票的观众,到达博物院后,可在人工窗口和自助售取票机凭购票人二代身份证领取参观纸质门票(购票人一次预购多张门票,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可一次领取全部所购门票,但检票时须门票、证件、人三者一致方可入院参观)。
未在线上预购秦陵博物院门票的观众可在现场人工窗口和自助售取票机处,凭二代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购买当日门票。当观众日接待量达最大承载量时,将停止人工和自助机售票。如一人一次购买多张门票,必须出示相应数量有效证件。
六、网络购票观众持身份证刷证入院参观
观众在博物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各大OTA网站购票后,凭本人二代身份证直接刷证入院参观,不再需要到人工售票窗口或自助售取票机领取纸质门票。
65岁以上老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陕西省敬老优待证),免费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可免费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中国现役军人(含武警)、军队院校学员、退伍老红军战士、革命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由家长携带的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户口本,可免费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1.以上取得纸质门票的观众,持纸质门票和本人二代身份证、护照在检票口处依次排队检票,必须门票、证件、人三者一致方可入院参观。
2.65岁以上老人、由家长携带的16岁以下未成年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残疾人等享受国家政策性免费人群,按照现场公告的相关规定,通过检票口专用通道,出示本人相关有效证件后直接入院参观,无需换票。
1.条码门票须保持票面条码清洁,入院后请继续保存门票,以备各参观点验票。
2.门票当日有效,售出门票概不退票,有孔为废票。
3.联系电话:029-81399127(票务) 029-81399047(讲解) 029-81399170(投诉)
秦始皇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秦陵兵马俑、秦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阳村。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
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墓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完成。
据目前的考证,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955.5米处,普遍认为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墓有机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即位后便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修建过程经其一生。秦始皇陵墓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兵马俑并未在史籍上有所记载,故未被人知,也因此历经二千余年而能保存原貌。1974年3月29日陕西大旱,临潼县村民杨志发在挖井打水时意外发现兵马俑碎片,当时村民称这些陶塑为瓦爷。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一般战车上有二十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
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
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多,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下级军吏在兵阵中,以口令指挥阵势[2]。
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主要与独立战车相配合。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
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即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与真马一般大小,双耳挺直、双眼圆睁,精神焕发。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购票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