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与一个web新项目的测试前,先搜集测试相关的资料,包括原型图、各种需求文档、业务相关等需求相关材料

2)结合第一步搜集到的需求相关资料,自行熟悉系统,同时列出不明白的点,对产品有个初步了解,对易错点、重点测试点列个问题列表;
5)配置测试环境、准备数据(线上导出整理或自行设计数据)。测试环境包括浏览器兼容,主流浏览器等,产品主要使用环境;
6)正式执行测试,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提交bug。对于发现的bug,在word上通过文字描述、截图等方式,列出问题及对应的复现条件,标记好优先级,修改时间,命名为xx系统缺陷记录汇总表;
7)邀请PM对bug文档进行备注,哪些是bug,哪些是测试理解有误,哪些是暂不开发或者需求有变化的,及时知晓,同时对于bug,及时分配给对应开发修复;
8)撰写简要的测试结果、缺陷数量、状态、分布等情况;
9)经过第一轮测试,已经对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始根据开发迭代周期进行持续测试,对第一份测试结果进行修改,已fixed的标记删除,然后新增或更新bug;
10)后续的版本迭代测试,注意做好回归测试;每次发布前要求PM列好发布要点;
前端开发:美工在完成设计效果图之后,由前端开发人员将其制作成为适合浏览器查看的HTML页面。
由于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流行,加上各个不同厂商的浏览器的激烈竞争,前端开发的主要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使网页在不同浏览器不同分辨率不同设备上提供相似或相近的浏览体验。
前端开发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流畅完美的交互体验。具体到技术细节上就是HTML,CSS,JavaScript,各大公司各种不同内核的浏览器、各种各样的JS库、简单的与后台交互的知识。
设计师俗称美工,不过ui设计师工作高端、名字大气、工资上档次,不过大多公司都称呼UI为美工,你也不要介意的,不管他们怎么称呼的,反正就是做网站设计图的就OK,别人怎么称呼不重要的了,只要你拿了高工资就是设计师了。
如果你有精力,推荐去学习一门后端语言,可以选择相对如入门容易的语言,比如go、python,当然老牌的java语言也是很容易入门的。
java语言使用springboot运行个web服务也是极其简单的,不需要你安装额外的web应用服务器,安装好jdk即可,构建个restful服务没有几行代码,参考下springboot官网文档。
前端学习了后端语言好处:
1. 与研发人员对接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2. 对数据整个传输链路更加清楚,对于排查问题非常有帮助;
3. 数据格式定义,你可以跟后端研发探讨,提供易于前端解析的格式。
4. 自己做一些网站、项目,必须经过后端,你自己都能搞定了
总之,好处多多,做腻了前端,对后端感兴趣可以转岗了,或许你就是全栈型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