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晋熙镇、徐桥镇、新仓镇、小池镇、寺前镇、天华镇、牛镇镇、弥陀镇、北中镇、百里镇。

太湖县,安徽省安庆市辖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东邻潜山市、怀宁县,南连望江县,西南接宿松县,西界湖北蕲春县、英山县,北毗岳西县。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太湖县动物方面除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之外,还有野猪、野兔、狐、狼、水獭、野山羊、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太湖是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之一。
太湖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08条,2012年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湖县
截至2018年,太湖县下辖10个镇、5个乡。
1、10个镇:晋熙镇、徐桥镇、新仓镇、小池镇、寺前镇、天华镇、牛镇镇、弥陀镇、北中镇、百里镇。
2、5个乡:大石乡、城西乡、江塘乡、汤泉乡、刘畈乡。
太湖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潜山市、怀宁县,南连望江县,西南接宿松县,西界湖北省蕲春县、英山县,北毗岳西县。太湖县总面积2040平方千米。
太湖县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在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
上古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太湖左县,即由来于此。
南朝齐建元二年(480),立龙安郡,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小池镇后河村)。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废龙安郡及东陈县,独存太湖左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州,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湖县,去“左”字,属同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县地置青城、荆阳二县,三年后废青城并入荆阳,再一年又废荆阳为太湖,属舒州,县名沿用至今。
南宋及明、清,太湖属安庆府。民国时期,属安徽省安庆道、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安庆专区。1949年3月,太湖解放,初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后属安徽省安庆专区,现隶属安庆市。
太湖县人民政府-文明古县
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江苏省和苏州市。太湖横跨江浙两省,流经江苏省的无锡、苏州、常州,浙江省的湖州、嘉兴。湖州因太湖而得名,西北有常州,环太湖五大城市,又称环太湖经济带。
苏州,古称苏州、平江,是江苏省地级市,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务院批准的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临太湖,北靠长江。苏州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
苏州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和太湖平原两个一级自然地理区,长江平原沿岸沙洲区、苏锡常平原、太湖和湖滨丘陵、阳澄湖-厦门低地四个二级自然区。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苏州古城河港纵横交错,最著名的湖泊是西角的太湖和漕湖。有东电湖、胡成湖;有北昆承湖;有中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和京杭运河贯穿城市北部。
苏州河网密布,四周是中国著名的高产稻作区,农业发达。素有“水乡乡村”、“天下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
安徽太湖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古称左县、晋熙,安徽省安庆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潜山市、怀宁县,南连望江县,
西南接宿松县,西界湖北省蕲春县、英山县,北毗岳西县。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东西,东香高速临境而过。截至2016年,太湖县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5个乡,户籍人口58万人。
个市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太湖县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
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发源于岳西多枝山,
在杏花村南入县境,纳羊角河、同义河、薜义河、白沙河、安乐河、南阳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罗溪河诸水,入花凉亭水库,下龙山,傍县城,穿新仓,进潜山,汇皖河,再入长江。
长河纵贯全县,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
太湖县西北是山区,东南是丘陵;县之中部有人工湖—花凉亭水库(又名花亭湖),县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无论山地、丘陵、湖泊,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8.33万亩,有林地面积118.94万亩,其中用材林115.01万亩;
活立木总蓄积量52.99万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积量43.08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43.79万立方米。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乌桕、侧柏、油茶、油桐等,
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太湖县是全省茶叶、生漆、板栗的重点生产县。药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术、蔓荆子等。
安徽太湖属于安徽省安庆市。
太湖县,古称左县、晋熙,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东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太湖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县。自南朝宋武帝时(公元420年)建县以来,文风蔚然,人才辈出,“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传为佳话,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戏曲奇葩黄梅戏的摇篮之一。
20世纪以来,这里走出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著名诗人朱湘、戏剧教育家叶春善、社会活动家刘王立明、林学家马大浦、著名作家石楠、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杰出人物,他们成就斐然、声名远播。
太湖是山川秀美、景色怡人的旅游胜地。“龙山夜雨、马路西风、法华方竹、玄妙古松”四大景致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截止到2016年,全县辖15个乡镇,分别是晋熙镇、徐桥镇、小池镇、牛镇镇、弥陀镇、百里镇、寺前镇、新仓镇、北中镇、天华镇、城西乡、汤泉乡、江塘乡、大石乡、刘畈乡。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晋熙镇,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辖镇,是太湖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国家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的故里,是国家4A级风景区花亭湖的主景地。
2、弥陀镇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下辖的一个镇。弥陀镇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属于山区边贸集镇,位于皖鄂边陲,太湖、蕲春两县的交界处,也是太湖、岳西及英山等县部分山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3、天华镇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下辖的一个镇。做为太湖县进山第一镇,既是典型山区,又是重点库区。美丽的花亭湖风景区沿岸线该镇占2/3。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下游北岸,东邻潜山市、怀宁县,南连望江县,西南接宿松县,西界湖北省蕲春县、英山县,北毗岳西县;总面积为2040平方千米。
太湖县于南朝宋武帝时(420年)建县,“太”在古汉语中有时与“泰”、“大”通用,“太湖”即“大湖”之意,因此,太湖县是以湖为名。据《南畿志》记载因其地有大湖,故名。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
太湖县有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乌桕、侧柏、油茶、油桐等,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
太湖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
太湖县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东西,沪渝高速临境而过,附近有天柱山机场和天柱山站及安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