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的由来,你知道吗?临沂人知道吗?

2024-06-22 03:25:04 浏览

临沂古称郯城,因古代先民在此活动而得名。距今4000多年前的商代早期,郯国在现在山东省临沂市境内,与周边诸国一起开展“五步成王”的诸侯战争。郯国在公元前341年被楚国所灭,莒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莒子、莒墨两个国家设邑于此。鲁孝公以莒(zhà o)子之国为邦,派将军征伐“莒”氏部落,经过三年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将国都迁往了沂水东岸的峄山(今山东滕州市西北)。莒国都城在现在山东省临沂市境内。从此“莒”成为沂水的国名和标志之一。

临沂的由来你知道吗?临沂人知道吗?

春秋时期,郯国在今山东郯城(今郯城县)一带设立“郯邑”国。战国时期莒国被楚国灭,郯邑为楚国所赐,即“越”。秦朝时期郯城隶属临沂郡。唐朝时期并入兰陵县,改兰陵县为郯城县。明朝废兰陵县为临沂府,仍辖临沂等地。

2、临淄与临沂的渊源关系

临淄是古中国五大古邑之一,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06年)开始,先后有西汉高祖刘胜、刘邦封孙膑为相,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正式在临淄建都。直到东汉和三国时期,由于战乱,临淄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至南北朝时期,临淄县辖境主要有临淄、沂南、蒙山等县市。其中位于临沂的临淄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齐国故都”之称;其古城位置在临沂境内,是沂蒙山区最早出现的县城之一。临沂作为上古六国之一的琅琊国和齐国故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人民群众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而形成的一种精神面貌。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改革精神的总称。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沂蒙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结果。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它贯穿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贯穿了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