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区分汇率升值幅度指的是标的货币币值相对于基期的变化情况。

比如两种货币A和B,某一基期B对A直接标价的汇率为2,即1单位货币A可以兑换为2单位货币B。再假定现在AB的汇率为1。在讨论货币B相对于A的升贬值幅度时,应该是将货币B现在的币值与基期相比较。货币B现在的币值是1单位的A,基期的币值是1/2单位的A,显然,与基期相比,货币B的升值幅度为(1-1/2)/(1/2),即100%。同时,货币A相对于B的贬值幅度为(1-2)/2的绝对值,即50%。
从这个层面看,楼上的回答不甚完整。
贬值幅度是这样计算的。1先计算贬值额。贬值额=现价格一原价格,如原价十元一件的商品,现价七元一件,贬值了三元即七元一十元=一三元。。
再计算贬值幅度,贬值幅度=贬值额÷原价值x100%=-3÷10x100%=一30%。贬值幅度为百分之负三十。以上就是贬值幅度的计算过程。
就以这个假设来说,货币贬值了:(8-6)/8=25%; 物价上涨了:(8-6)/6=33.33%。不过货币并不是静态的,一旦货币多了,人们身上带的钱也多了、周边国家或地区也使用的多了,这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就会增加,所以动态的来看不会是这个结果。
货币贬值就是钱不值钱了。比如过去3元钱一块面包,现在需要5元钱,这就是货币贬值。而汇率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主要是对美元的汇率。原来一美元等于7元本国货币,现在变成一美元等于14元本国货币。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本国货币贬值50%。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两个是一个意思。
1)人民币对美元下跌这句话容易理解,就是相当于美元来说,人民币贬值了。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这句话容易混淆,因为汇率是具体的数字,既可以用1美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来表示,又可以用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来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以1美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来表示,以官方为例,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5年8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915元,所以这个官方的汇率下跌表示的是人民币升值。但是,要注意的是,官方的表达是“1美元对人民币”,而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指的是1元人民币对美元,也就是0.1565,显然这个汇率下跌表示的是人民币贬值。媒体在对以上汇率的表达时,往往是随意的,以凤凰财经为例,“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15,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8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63”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人民币升值了。但是,不应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15”,而是应该像官方表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