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姚古镇-古镇石板街

推荐理由:由8条街道组成,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好去处
推荐理由:黄姚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一座,电影《面纱》曾在此取景
推荐理由:黄姚镇八景之一,由分工明确的五个池子组成,泉水常年翻腾而涌,清澈甘甜
推荐理由:黄姚最著名的龙爪榕,是当年拍摄释小龙《夺宝奇兵》的外景地
推荐理由:黄姚镇200多年的古桥,由31个石头墩子串联而成
推荐理由:黄姚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院子祖先是盛唐有名的将领郭子仪
推荐理由:黄姚古镇最宽阔的石板街,也是古镇中心街
推荐理由:外观独特,凭黄姚古镇的门票可以换一张明信片
推荐理由:广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古戏台
推荐理由:黄姚民宅的典型代表,是一座沿着地势递进式的老宅院
还有165条相关问答,更多黄姚古镇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90后旅行,只为遇见:#90后旅行#广西“最美”古镇:距桂林200公里,人称“小桂林”,已存在千年
广西是一个很富饶的省份,省内的旅游资源多样,而且境内有一个知名的景点桂林,因为有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在世界都有知名度的,谈到桂林的山水,很多人会第一时间内想到江南知名的六大古镇,其实除了这些,在广西也有一个历史文明的古镇,它非常的朴素,而且也很美丽,网友们是纷纷跑来打卡,并且表示很喜欢它。
古镇该镇子叫做“黄姚古镇”,它距离桂林20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驱车很快到达了。古镇面积有244平方公里,在当地被人们叫做“小桂林。”它从宋朝时期就建立了,迄今为止似乎有千年历史,在国算得上是4A景区,而且镇上有600多户人家,8条古老的街道,这里的房屋都是一些明清建筑,而且街道内都是有青石铺成的,古镇内也有20多座寺庙,亭台近10处,这些也全都是明清建筑。并且古镇呈现的是喀斯特独有的地貌,这些在别的地方都是看不到的。
很多人不知道该镇子为什么叫做黄姚古镇,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镇子里有两大姓氏,一派姓黄、另一个姓姚,正是因为这两大姓氏在这里常年居住,所以被百姓叫做了黄姚古镇。
不过,在前些年,因为交通不便利,加上这里的开发力度较低,所以小镇的风土人情、包括一些古建筑都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古镇虽然名气比不上凤凰古镇,它没有那些浓重的商业气息,她安静得就像一个温柔的女子,走在这里的青石板路上,享受着来自古建筑的古朴心情,感觉还是很好的。而且,古建筑都是围绕着祠堂修的,这些建筑很密集,而且在古代有一定较强的防御作用。
与喧闹的城市比较起来,这里的美景非常的天然,而且也适合现代人在这里修身养性。这里有令人向往的小桥、流水以及朴素的人家,更令人惊讶的则是古宅建筑,这些无疑都让人神往。在古镇生活当中的人们,很开心脸上都挂着无比满足的笑容。黄姚古镇是广西第一名镇,而且因为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古朴当中有一些婉约,对于该非常美丽的小镇,大家还是值得前去观赏的。
毕竟,在劳累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需要心情释放。在这样朴素的氛围内,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平坦无比。人不能整天处于压力当中,长期这样会精神崩溃,反而在这样的境况当中多休息,就会觉得心情放松很多了。
旅游地点:它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的东北部,距离桂林200公里
广西有个千年古镇,能与凤凰古城有一拼,被人称作“小桂林”
黄姚景区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既有寺观庙祠,又有亭台楼阁,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孔明岩、宝珠观、兴宁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全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古镇没有设关卡收费,人们可以从很多路口自由出入古镇。古镇中的几处景点,如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古镇旁边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阁,一路田园,风光无限。在古镇紧挨着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个黄姚镇的全景。此外,黄姚古镇也是电影《面纱》、《月光恋》的拍摄地点。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2013年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中洞孔明岩、吊岩、风窟和界塘出气岩等一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以来,黄姚古镇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2013年1月16日,昭平县黄姚古镇成功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顺利摘取“五星级广西乡村旅游区”桂冠。
这是一个建在山上的小庙,当地村民拜神的地方,到了文明阁继续往上爬,有一个平台,是当地人求雨用的,爬上去可以看到小河和田园农庄。文明阁下面有一块草坪,黄姚的孩子一定会怂恿你晚上去放烟花吃烧烤,在这里看星星也不错。不过烧烤完了不要忘记把带来的垃圾袋和烟花弹筒收拾起来,把纸巾之类的杂物一并带走。
孔明岩于黄姚古镇8公里的中洞村三宝山的半山腰上,洞内的钟乳石瑰丽无比,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一个尚未开发而又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岩洞。
在往昭平方向约三四公里的地方,乘车电三轮1元,走路也可以。这个水库有20个公用的竹排,可以随意使用,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往水库途中,两边的田园风景很好,该地区特有的黄泥砖墙,配上纵横阡陌,感觉柔美。回程遥望古镇,镇子后面喀斯特地貌群峰耸立,古朴秀美。
在黄姚时查了一下当地的老月刊,见到两个节日,一个是农历三月初三,在古戏台唱大戏;另一个是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日,有一个祭河神的习俗(晚上点了柚子灯放到河里),仪式大概进行2-3小时。总之,黄姚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东门楼建于清朝初年,为单座城门楼,平面为正方形,砖瓦结构。清朝时黄姚是湘西、桂北出海通道的名镇,门楼上的对联体现了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姚江水经过桂江、西江直到珠江、南海,是连接外面世界的桥梁通道,把东门楼比喻为京城的五凤楼,还有螺峰、文峡作屏障,是雄镇南关的古镇。
1944年冬,日本侵入广西,桂林沦陷(桂林是当时省工委所在地),广西省工委在钱兴的领导下迁至黄姚,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为纪念这一段历史,广西省人民政府把宝珠观定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偏厅一楼早年是何香凝居住过的地方,受廖仲恺影响,何香凝于1905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开始投身革命。1944年8月,何香凝随地下党从桂林沿漓江桂江疏散到黄姚,继续开展敌后抗日活动。
一楼展厅还记载了美国飞虎队的事迹,一块残缺的墓碑,上面还刻有英文,记载了二战期间,美国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第14航空大队的一架轰炸机飞到广州沦陷区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在返回桂林机场的途广西省工委旧址中,不幸被日机击中,在黄姚古镇上空坠落,机上有7人跳伞,其余3人因受重伤与飞机同归于尽。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抢救7名跳伞的美军,并将他们送到昭平县城妥善安置,还将三名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捐躯的烈士按当地的习俗用棺木安葬在黄姚,并刻了这块墓碑。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派人到黄姚把烈士的骸骨运回美国,只留下这块墓碑作为中美友好的历史见证。
古戏台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的黄姚古戏台。清乾隆、光绪年间曾多次重修,1983年昭平县人民政府再次重修。每逢节庆,当地的民间艺人会在台上演出助兴,这一习俗延续至今。被列为广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面面积约52㎡,占地面积约94㎡,是一座亭阁式的戏台它属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整座戏台平面呈“凸”字形,是一座八柱式,带后台、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
黄姚古戏台带有广西乡村古戏台文化鲜明特色,一是使用带有中国古典大屋顶的殿式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歇山式大屋顶。不使用王府中歇山顶的绿色琉璃瓦,改用小青瓦,表明了这个戏台的级别是民间的戏台;二是这个戏台的正脊、戗脊、挑手、封檐板上彩塑如画、雕刻精美,分别装饰有双狮戏珠、双凤奔月等吉祥图案,特别是正脊上复杂古戏台精美的大型连贯彩塑脊饰是岭南古建筑有别于北方的标志之一;三是戏台装饰有名士的匾额楹联,使整个戏台古色古香,流露出书香墨宝之气,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品味。正中匾额上“可以兴”三字出自黄姚举人林作楫之手,外侧这副对联“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建议人们不但要竭尽耳力仔细听戏,还要用心思索剧中人物剧情的因果,从中获取教益;四是当年台底四角摆有四个大水缸,台上唱戏,台下回声共鸣,以致声传十里,充分显示了岭南民间工匠与艺人的聪明与才智。
黄姚豆豉,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姚豆豉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朝初期,清康熙前已颇有名气,乾隆时最盛,一度成为朝廷贡品。黄姚豆豉色泽鲜黑油润,颗粒完整,香气浓郁,味道鲜美。
黄姚黄精酒,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精酒是黄姚镇传统饮料酒,也是昭平"三宝"之一,用野生黄精、优质米酒和红枣等泡制而成,色泽金黄剔透,口感甘甜、醇厚顺滑。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桂林的漓江下游,距桂林约一百多公里。她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古镇总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溶岩景观。
黄姚古为壮瑶杂居之地,最早的居民是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狄青率部南征侬智高,其部将路经黄姚,派士兵打探路线,得知当地只有黄、姚两户人家,于是就把此地称为黄姚。镇上已无姚姓,而黄姓则是清代后迁入,不是原来的黄姓。
明末清初时黄姚已是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的商业重镇。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
黄姚豆豉,因产于黄姚古镇而得名。历经十几代人的研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
黄精为“黄姚三宝”之一,既是药材,亦是野菜。黄精酒是黄姚镇传统饮料酒,也是昭平“三宝”之一,它是由黄精与酒泡制而成的。
黄姚古镇,国家4A级景区,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一!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已有近千年历史。因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黄姚古镇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姚古镇内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目前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
古镇山环山、水绕水,水绕城而过,山围城有水。黄姚古镇景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立,溶洞幽深,清溪环绕,古树参天。
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人文景观则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
古镇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宇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
黄姚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
古镇青砖灰瓦建筑,古榕、古桥、古巷的和谐映象,极具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境。
古镇中的几处景点,如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古榕和跳跳桥等。古镇中还有很多小景都不错,是摄影发烧友的好去处。
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镶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镜。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是一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
全镇居民600多户,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
说到黄姚美食,豆腐酿是首当其冲的。黄姚豆豉远近闻名,畅销各地,但豆腐却只在当地有售,不亲临黄姚就没有这个口福。黄姚豆腐的做法与别处没有大的不同,但是味道却是别处难比的。
豆豉宴,也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游客到此如不品尝,实为遗憾。近年来,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现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古镇外的街道两旁,都是些农家小吃店。每个店门口都竖着牌子,上面写着本店的招牌菜,黄姚豆腐肯定名列其中。黄姚豆腐酿和别处不同的,是捏成一个个小包形状。
黄姚位于广西中东部,口味较接近粤西。黄姚最出名的是豆豉,当地名菜都与豆豉有关,如豆豉排骨、豆豉蒸鱼等,因有豆豉调味,格外鲜香。豆腐也是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酿,都不可错过。黄姚的辣椒也不错,各种辣椒酱物美价廉,喜辣的朋友不可错过。
黄姚的住宿无非两种,古镇外和古镇内,古镇外的选择多样,有高档的宾馆,也有实惠的家庭旅馆,古镇内的选择相对单一#,都是老房子,但各具特色,古镇外的住宿相对便宜,古镇内相对较贵。
宾馆到处都有得住,老房子不是你想住就住,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选择古镇内的老房子吧。其实古镇内的住宿都差别不大,大多具备文艺青年、背包驴友所需要的气质,墙上有涂鸦、有许巍的音乐、有穿长裙子的美女,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书籍,很适合满脑子空空的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更多关于贺州黄姚古镇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