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阅读某些抒怀散文的时辰,常常会看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毕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典故出自那里呢?下面一路去相识吧。

1、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句古代语句,意思为“子女想要赡养贡献怙恃,可是怙恃却已经等不到子女贡献的这一天”。
2、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名句原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用于叹息子女但愿尽孝时,怙恃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4、原话当是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可是向来被当做孔子之语。此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许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实在这句话出自《孟子》,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告子。树想要静止,风却不断的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怙恃,但怙恃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以上的就是关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先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