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寒冬或者初春季节盛开。不同的地域温度不一样,南方12月开放,北方1到5月都有开放。

每到梅花缤纷怒放的时候,它的花瓣娇小玲珑,红色花色如烈焰般艳丽、白色花色如洁白的雪毛、绿色的花色如白色盘中碧绿的玉石,一片梅花林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如此娇艳的花朵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只有在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时才会有的景象,竟然会有一种花可以忍受住冷冽的寒冬为人们绽放出如此绚烂的花朵,为世界增添如此美丽的一景。
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梅
杭州的梅花一般在每年的1月份绽放,花期持续到3月份。而梅花的最佳观赏地--杭州超山也会顺势举办一场“超山梅花节”,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超山梅花节不仅是杭州西博会开年大戏,更是余杭区的第一大节庆品牌。
除了超山以外,杭州其他几个地方也能观赏到梅花。
杭城赏梅,最出名的自然是灵峰。灵峰位于西湖之西,杭州植物园内。灵峰景点占地200余亩,梅树5000多株,品种繁多,比如江梅、粉红朱砂、小绿萼、细枝朱砂、美人梅、宋春梅等。最佳的赏梅点是半山腰的瑶台,瑶台是个大露台,有一两百平方米,站在上面望出去,能同时看到上千株梅花。梅花枝头挂满了花骨朵,而江梅、宫粉、绿萼等梅花品种已经开得粉粉艳艳。目前,灵峰梅花已开了近30%,主要是早期、中期的梅花,以江梅、宫粉、绿萼为主,现在正是探梅的最佳时间。接下来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梅花将会陆续盛放。
梅花胜景,杭城并不难寻,不过要论“寻”之兴味,还得来孤山。孤山的梅,俏丽活泼,倚青山,靠碧水,红得地道,白得剔透。孤山之梅始盛于中唐,历来以渊源和文化吸引人。清代隐居西湖,结庐孤山的林逋,不娶妻,亦无子,惟喜梅鹤,曾在孤山绕屋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虎跑的梅花娇滴滴地盛开了。这儿的梅花大部分是红梅,主要分布在李叔同纪念馆后门、钟楼和罗汉堂附近。相比孤山和灵峰,虎跑梅花的数量不多,开得也没有那么旺盛。虎跑有地势高,光照偏阴等特点,这里的花开得比一般的地方要晚,凋谢的时间也自然晚一些。除了红梅,虎跑还有不少花儿可以赏,比如惹眼的山茶花,它分金星、四面镜、美人茶和长蕊金星等品种。同时,玉兰花也开始打朵儿了,预计3月开花,花期在10天左右。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有翠薇阁、眠云堂、妙高台、洗钵池等。万历初,寺败僧散,仅存殿宇。清嘉庆间,浙江都卫莲溪重修灵峰寺,四周植梅花一百多株。宣统元年周梦坡又植梅三百株,成为赏梅佳地,故名“灵峰探梅”。民国后寺毁梅亡。
梅花会在每年的2-3月时开花
梅花的养殖需要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若是长期处于庇荫的环境,就会导致光照的不足,使得它生长瘦弱,开花很少。
梅花的生长的平均气温为16至23度发育最好。梅花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在早春平均气温达到零下5度至7度的时候开花,若遇到低温,开花延后,若开花时突然遇到低温,那么花期就会延长。
梅花的生长期要注意浇水,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的状态,但不能积水,也不能过湿或者过干,浇水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一般的天气气温较低时少浇水,相反就多浇水。夏季每天两次,春秋每天一次,冬季则干透浇透。
施肥要合理,栽植前要施好基肥,花前再施一次海餐沃磷酸二氢钾,花开时施肥一次腐熟肥,补充营养,六月施一次复合肥,促使花芽分化。秋后施一次有机肥。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红梅、绿梅等.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见图2—1)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品种有3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广西等高海拔地区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黄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经杂交育种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获成功,梅花喜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喜阳略耐荫,不畏寒,土质以轻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质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长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称,宋代诗人陆游《咏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相关故事: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运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典故。
《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有一种梅,名苔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丝飘飘可玩。”
《武林旧事》载,苔梅有两种:一种苔藓特厚,花特别多;一种苔如细丝,长尺余。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花萼5,灰绿色或棕红色。花瓣5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密被细柔毛。体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
【功能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繁殖:梅花繁殖以嫁接、压条为主,也可扦插、播种。
(1)嫁接:以切接为主,也可用芽接和靠接,砧木有梅花实生苗及桃、李、杏。
切接:在春芽即将萌动时进行,以雨水节前后为宜,多用一至二年生的毛桃和杏作砧,用桃作砧木的优点是生长快,缺点是寿命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让接口靠近地面,成活后培土,促进接穗根就可克服这一缺点。
芽接:在8月进行,取用当年生枝条的芽来嫁接,采取丁字形芽接式盾状嵌芽接的方法。一般当年不萌发,翌春才萌发抽叶,应及时于抽叶后对砧木进行截梢并随时抹砧芽。
(2)扦插:于秋分或早春花后,截取一年生粗壮枝条,长10—15厘米作为插条。成活率一般较低,只有20—80%,其中宫粉梅易成活,绿萼梅次之,朱砂梅最难。
(3)压条:2—3月选生长健壮的1—3年生长枝,在母株旁挖一深沟,于枝弯曲处下方浅切三刀,然后覆土,上面压砖生根后截离母体,亦可采取高压法。
(4)播种:果实成熟后,采收摊放室内,使其充分后熟。洗出种子晾干备用,秋播较为理想,可免去层积过程。如果必须春播时,就应该用湿沙层积种子,早春取出条播。
管理:梅花的栽培方式与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露地栽培:露地栽培忌积水,不干不浇。过于过湿易使其早期落叶。每年开花前施肥一次,花后放叶需水肥更多,每月应施肥水1—2次。五至六月花芽形成前,则应适当控水,以促花芽形成。秋后施肥1—2次,促使花蕾肥大;每年开花前修剪枯枝和小枝;开花初期再修剪整形,又可获得切花;梅树最好整成自然开心形,修剪以疏剪为主,截枝时以轻剪为宜,以免导致主枝长而影响下年开花。开花后的枝条留基部2—3芽短截,以促发新枝,平时加强管理,注意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
(2)切花栽培:将母株集中成片栽种,株行距为3米X3米,主干留30厘米高,并多施肥,适当重剪,促进发枝。梅花切花生产可在温室较低的条件下进行以节约能源,所以在当今能源危机时代,梅花等木本切花是一个发展方向。
(3)盆栽:在年前上盆时,在盆底加入基肥,然后带土移栽人盆中,盆土保持半干半湿。当树根长满盆中时即换盆,剪去死根。如要提前开花,可在初冬移人温度催化,要常在枝头喷水,以免干枯,这样可提前到春节开花,但对树势有影响,所以在花谢后仍要下地栽培,恢复树势后再上盆。
梅花虫害多,但主要以蚜虫危害为主,应及时用100倍“敌敌畏”喷洒。家庭养花可用100倍烟水加适量洗衣粉防治,不宜喷用“乐果”乳剂。
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是冬春之季观赏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丛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环境。
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等物。
果子人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
另外,果及树皮还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开二度就是好事成双的意思进了两个球叫梅开二度再嫁再娶也可以说梅开二度
梅花一般在2月前后开花,不同地域的梅花开花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讲,西南地区在12月到1月之间开花,华中地区在2月到3月之间开花,华北地区则要等到3月甚至4月才会开花。
梅花开放的时候该怎样进行养护呢?
充足的光照是促进梅花开花最好的方法,因此花期需要加强光照,冬季光照时间短,可以将植株放在采光好的地方养殖,以增加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利于梅花生长。
处于花期的梅花通常会消耗大量养分,因此需要及时补充肥料。梅花开花前可以追施一次磷钾肥,以满足开花时的养分需求,从而促进花芽分化,使植株开出更多的花。
花期需格外控制浇水量,保持盆土湿润偏干即可,注意不能出现积水问题。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建议大家在正午温度高的时候进行浇水,避免植株冻伤。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梅花的形状,颜色,长势:
梅花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医药用途:花蕾(梅花):微酸、涩,平。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果实(乌梅):酸、涩,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食用: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
观赏: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
宋代梅诗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别出"梅花"为一类。梅词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梅花诗词甚多,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诗句,更是传神佳句。
余如北宋的苏试、秦观、王安石等,南宋的陆游、陈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诗词传世。由于文人墨客、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雅趣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各地纷建梅园,遍植梅树、梅溪、梅湖、梅台、梅亭等赏梅景观的引导效应,使喜梅、植梅、赏梅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大部分梅花开花的时间都是2月前后:
南京的梅花山是2月开花,是观赏梅花盛开的首选;
上海的植物园里的梅花也是2月份开放,是不错的旅游胜地;
还有1月下旬就开花的浙江超山梅花,此处的梅花被誉为是天下最奇异、珍贵的梅花,尤其是那里的两棵古梅,是非常珍贵的植物,分别来自久远的唐朝与宋朝;
梅花还有更早开花的是江西的梅岭,它的梅花在1月中旬便已经开放了,说起梅岭,我想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吧,《琅琊榜》中的梅岭就是此梅岭,在剧中那里是人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悲痛发源地。
西溪湿地的梅园梅花会在2月至3月陆续开放;
日本的梅花则在1月下旬至2月陆续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