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创作背景是什么

2023-09-04 20:06:16 浏览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传播。那么《聊斋志异》创作配景是什么呢?

创作背景是

1、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惋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重。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汇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室,来品茗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取代茶钱。借助这个要领,蒲松龄汇集了大量古怪的故事,颠末整顿、加工事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2、据清人条记《三借庐笔谈》记录: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安排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汇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点缀润色。

3、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最先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1679)春,40岁的蒲松龄首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今后屡有补充。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该书另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泻了蒲松龄泰半生精神

以上就是对于《聊斋志异》创作配景是什么的相干内容。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