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昭陵(北陵公园)
隆恩门为拱券式,券脸上雕有精美的松柏图案,实属石雕佳作。

隆恩门门额由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门额上方为三开间三重檐歇山顶的五凤楼。
隆恩门上精美的门环
隆恩门内左右有蹬道可以登临方城。
去过沈阳故宫的人会发现,这五凤楼与沈阳故宫中的凤凰楼颇为相似,如出一辙。据说当年在五凤楼顶楼设有四条金链,寓意“江山万代”。到民国年间,随着大清“江山万代”梦想的破灭,金链也不翼而飞。
位于方城中心位置的隆恩殿建在由花岗岩砌筑成的高台之上,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是方城的主体建筑。
隆恩殿所处的花岗岩高台,以六层雕刻加以装饰,繁缛之中凸显皇家的不俗气势。
殿前的丹陛石虽然已经支离破碎,但当年完整时的精美程度可以想象。
殿内供奉有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神位,为清帝谒陵时的主要祭祀场所。
东配殿、西配殿、东配楼、西配楼以左右对称形式分布在隆恩殿前的广场两侧,分别用于祭祀时尊藏祝版、喇嘛诵经、存贮祭祀果品。
为阴间的皇太极准备的小轿
阴间的皇帝夫妇也需要暖阁
东西配殿为面阔三间的歇山顶建筑,围以环廊,没有特别之处,但东西配楼的两层前后出廊硬山顶样式,在明清皇陵建筑中此为仅见。
西配殿左前方建有一座汉白玉四角歇山顶小亭,叫“焚帛亭”,也称“燎炉”,是大祭时焚烧祝版、制帛、金箔、银箔等祭品的地方。
隆恩殿背后是二柱门和石祭台。
石祭台和其上的石五供用料考究、雕工精湛,堪称杰作。石五供始见于明永乐帝的长陵,后来成为定制,是从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具体包括一个香炉、两个花瓶和两个烛台。
由于二柱门是在嘉庆年间增建的,使得这部分本来已经比较局促的空间更显窘迫,以至于想拍一张二柱门的全身照都没有后退的地方。
绕过石祭台,是方城的北门,券门之上即是方城明楼。明楼建成于康熙四年(1665年),方形重檐歇山顶,全高23.6米,是昭陵最高的建筑。
明楼前檐檐下悬有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的“昭陵”匾额。
楼内置有同样为满、蒙、汉三种文字的皇太极谥号和庙号“太宗文皇帝”石碑。其实,皇太极仅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就长达17个字,碑上的文字只是略写。这通碑破损严重,碑额部分尤甚,我怀疑它在动乱年代曾经被移作他用。明楼在1937年5月被雷电击毁,现存的明楼为1939年重建。
穿过门楼下面的券门,即进入所谓的“月牙城”。月牙城又称“哑巴院”,是方城和宝城之间的过渡地带,因形如新月而得名。
在月牙城的北墙上嵌有一座琉璃照壁,据说神秘的地宫入口就在照壁后面。月牙城城高6米,比方城略低。
月牙城北是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半圆形城,这就是宝城,也叫“罗圈城”。城墙上建有垛口,墙外是茂密的林木,墙内建有环形青砖步道。这步道并非水平,而是稍稍向内侧倾斜。从常理上讲,步道向外侧倾斜才对,因为那样可以把降水及时排到外面。
宝城周围长相怪异的松柏比比皆是。
宝城中间的馒头形土丘就是宝顶,也叫“独龙阜”。宝顶用以白灰、沙子、黄土为主要成分的“三合土”掺和糯米汤夯筑而成,高约7米,周长110米。
皇太极和他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即长眠在宝顶之下。史书记载,皇太极和皇后在崩逝后都实行了火葬,宝顶下埋葬的应该只有“宝宫”,也就是骨灰瓶。宝顶上生长的老榆树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第三次东巡祭祖时补种的,意在附会永陵宝顶上那棵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瑞榆”。这次“补种”工作不只在昭陵进行,福陵的宝顶上也栽上了一棵榆树。
游览完永陵、福陵和昭陵,有一种强烈感受,那就是:满族人的汉化,或者说是向汉族的学习,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满族人是带着对汉文化的无限向往进入山海关的。满族人或许知道,他们入主中原之日,其实就是他们融入汉文化的开始。
沈阳北陵公园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北陵公园门票;6元。清昭陵门票;50元。陵宫遗物以及高仿文物展门票;20元。脚踏船门票;60元。北陵公园油菜花海门票;免费。北陵公园烈士陵园门票;免费。北陵公园芳秀园门票;5元。北陵公园游乐大世界三项游乐设施门票;60元。观光电瓶车门票;30元。
北陵公园清昭陵文物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公布)。旅游级别;国家级AAAA级旅游区景(景点)。所属地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地理位置;沈阳市中北部。建筑格局;坐南朝北。建筑风格;满族皇家陵寝式建筑。陵墓主人;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庙号;太宗。清昭陵建筑历史;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
沈阳北陵公园与清昭陵内部景观;北陵公园山门、东门山门、西门山门、玉田花谷、油菜花海、向日葵花海、游乐大世界、芳秀园、友谊园、张华夫纪念碑、皇太极广场及皇太极铜像、北陵烈士陵园、望湖亭、清园、莲心桥、情人岛、松海(即古松群)、蛇神庙、方城、月牙城、宝城、宝顶、地宫(尚未发掘)、下马碑(三处共六座)、石狮、石牌坊、正红门、石像生、华表、昭陵神功圣德碑亭、隆恩门、隆恩殿、大明喽、东南西北角楼、焚帛亭(炉)、更衣厅、宰牲厅、东西配殿、御路御道、御厕遗址、贵妃园寝遗址、券洞门、二柱门、石五供等等等等。
沈阳北陵公园周边景点;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苏军烈士陵园(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英雄公园、沈飞航空博览园(即沈阳航空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卿体育场旧址(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赵一荻北陵别墅旧址、博雅公园、将军公园、新乐园、中医药博物馆、长江园、怒江园、怒江公园等等。
1、沈阳北陵公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
2、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北陵公园位于盛京(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占地面积330公顷,清朝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清昭陵就坐落其中。
3、北陵公园总体布局以清昭陵陵寝为中心,分为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陵寝占地面积16公顷,建筑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规制,主体建筑均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建筑沿两侧对称排列,系仿明陵而又具有满族特点。在陵寝西侧百米建有安葬太宗众妃的“贵妃园寝”,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等十一位后宫佳丽葬于此间。陵前自正门里沿主干道东西两侧有荷花岛、百花园、友谊园、芳秀园、柳堤、眺望水榭等园林景观,其中占地面积约3公顷的芳秀园为园中精品。陵后是漫漫数里的古松林区,松龄大多超过300年,是目前国内现存最主要的古松群落之一。
4、北陵公园于1927年5月被奉天市政公所辟为公园对外开放,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2009年又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北陵公园是辽宁省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清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
2、清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汉满蒙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