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梵净山茶的代表是团龙贡茶。

梵净山贡茶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特产,源于“团龙贡茶”,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是主要产自于贵州印江梵净山永义茶场的炒青绿茶。
么茶明《柴氏谱志》有记载:“永乐辛卯广征方物,土司以团龙茸茗而献之,上大悦,恩为宠物。”因此在明永乐年间就是贡茶。
梵净山贡茶采摘一芽一叶,经杀青、整形、炒干制成。色泽油亮翠绿,茸毛多,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
梵净山贡茶氨基酸、蛋白质和宁酸的含量较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防癌抗衰老等功效。
梵净山团龙贡茶产于梵净山西麓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义乡团龙村。距离印江县城42公里、梵净山护国寺5公里,是西上梵净山必经之地。
团龙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源自梵净山深处的清泉环绕,此处常年薄雾回环,负氧离子十分丰富,被誉为“长寿村”。明清时期,团龙所产绿茶即为朝廷指派贡品,产自团龙为主的“梵净山翠峰”、“梵净山佛光茶”、“团龙贡茶”多次获金质奖,获准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
梵净山下的团龙村有1000多年的产茶历史,团龙茶在明朝永乐年间被赐为“贡茶”,走红明清,至今声誉不减。2009年,梵净山翠峰茶以公众投票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贵州十大名茶”的称号。
茶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种茶、养茶、采茶、制茶、饮茶等活动中,梵净山茶的民族性体现出饮茶方式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梵净山茶文化。铜仁茶叶与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有机融合,共同形成绚丽多姿、别具一格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