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汇率变化较频繁,这里给出中国银行2007年1月1日与2007年12月31日的英镑兑人民币汇率。 2007年12月31日,100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458.07 2007年1月1日,100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532.32

中国银行答到“1690/10”,即中国银行买入单位英镑的汇率为1690,卖出单位英镑的汇率为1710,你买进英镑,即银行卖出英镑,汇率为1710;你卖出英镑,即中国银行买入英镑汇率为1690
1936年一英镑等于10块大洋
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 (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国,英国海外领地的货币也以镑作为单位,与英镑的汇率固定为1:1。由于英国是世界最早实行工业化的国家,曾在国际金融业中占统治地位,英镑曾是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计价结算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一战和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金融业还很发达,英镑在外汇交易结算中还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英镑上印有具有贡献的人物及皇室。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1950年,1英镑按汇率合美元2.8元左右,合当时的人民币70000元(第一套人民币)左右,也就是1955年以后的7元(第二套人民币)左右。 70英镑约合当时的200美元,合人民币约500元。
现钞和现汇的区别是什么
现钞主要指的是由境外携入或个人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人所持有的外国钞票,如美元、日元、英镑等;
现汇是指由国外汇入或由境外携入、寄入的外币票据和凭证,在我们日常 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主要有境外汇款和旅行支票等。
由于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外币现钞在我国境内不能作为支付手段,只有在境外才能成为流通货币,银行在使用中需要支付包装、运输、保险等费用,而现汇作为账面上的外汇,它的转移出境只需进行账面上的划拨就可以了。
因此,在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中现钞与现汇并不等值,现钞的买入价要低于现汇的买入价。
外汇户与外钞户本息支取同种货币现钞时,均按1:1支取。而外钞户转为外汇户时银行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