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个很适合旅游的城市,有什么景点值得去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南京经典旅游景点推荐,一起来看一下吧。

概述:紫金山又名钟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势险峻、蜿蜒如龙,早在三国与汉朝,即负盛名。钟山周围名胜古迹甚多: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和何香凝墓;东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
交通:可步行登山也可乘缆车,山下的地堡城索道站乘缆车上山25元,往返45元。乘游3路,20路车可达山下索道站。
概述:金陵南郊的将军山生态旅游风景区。青青的茶园,让您领略采茶炒茶至品茗的乐趣;长长的竹廊,使您不知不觉进山寻幽探胜。到此一游还将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活动等着您,钓鱼、烧烤、采茶、放竹排、赶马车、军事训练等等,让您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野逸浪漫。
交通:南京市雨花台铁心桥街道后庄公交线路111路、155路将军山站下;105路到江南文枢苑站下(陡步走20分钟到景区东大门)
1.沪宁方向:沪宁高速——绕城公路——宁丹路下向左4公里
2.合肥方向:宁合高速——长江三桥——绕城公路——宁丹路下向左4公里
3.马鞍山方向:宁马高速——绕城公路——宁丹路下向左4公里
4.扬州方向:宁通高速——长江二桥——绕城公路——宁丹路下向左4公里
概述: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
交通:从南京火车站乘南上线、南栖线等前往。从市区到景区约40分钟。
栖霞山门票:15元(红枫节期间30元);南京市老人凭老龄证半票,学生(5人以上)凭学生证8折,1.2以下儿童免费。
概述:南京梅花山在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每当早春时节,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使数十万海内外踏青赏梅的游人沉醉其中,留连往返。
交通:乘公交3路、20路、游2路可达。
门票:平时门票包含在明孝陵景点内。梅花节期间单独售票,票价25元。南京市老人凭老龄证免费,1.3米以下儿童免费。
概述:幕府山风光带从燕子矶到上元门,东西沿江一线约12华里,最高峰有200多米,除了燕子矶是由长江砾石沉积而成,其余山体全为几万年沉积的石灰岩经过长江的侵溶与地层断裂变化形成。正是它特有的地理构造与历史地位赋予了幕府山具有独特的旅游趣味和多变景色。幕府山的特点为江山相依、石景丰富、动植物繁杂、山体形态多变,历史文化悠久,它给来此游者的感觉是南京其它景区所绝对没有的。
交通:到幕府山西麓:坐15、38、69、77、53路等到五塘村下;到幕府山东麓:坐8路到门坡下。可以在中央门换乘以上公交车之15、8、69、38;可以在南京西站换乘公交车之53。
概述:牛首山位于南京城南13公里,跨江宁和雨花台两区,因形似牛首而得名。牛首山还被称为“仙窟山”,这与佛寺有关。梁武帝时期,司空徐度在双峰间建了一座寺庙,称做佛窟寺,后梁武帝又在佛窟寺下建仙窟寺。宏觉寺塔又名唐塔,今存残塔已非唐时原塔,乃是明初所建之塔,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塔每面开壶门一座,小窗两扇,每层均挑出雕木飞檐。碉在该塔已微有倾斜,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在新街口羊皮巷乘新善线或江宁区客运中心乘江宁公交10路线前往;小行地铁站三号出口乘坐155路直达牛首山,终点站为祖堂山。在牛首山风景区下车前走右拐大概1km在一个水库处右拐1.5km步行到弘觉寺。可在返回市区的末班车发车时间为19:00。
概述:清凉山山高100多米,方圆约4公里,现已建成清凉山公园。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南唐古井、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清凉山名胜还有18洞、24景、40多处摩岩石刻、诗词、题词等。山顶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万佛洞。
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在清凉山公园下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07:00-20:00)
概述:狮子山风景区,以“阅江楼”为主要标志,山巅有孙中山观江亭、古炮台遗址、渡假村;山坡有徐达将军庙、玩咸亭、狮字林碑刻;山麓有静海寺、三宿岩和天妃宫碑;附近还有绣球公园、小桃园、渡江胜利纪念馆、八字山、江南水师学堂遗址、孙津川故居、太平军破城处等景点。将来的狮子山风景区,将是“南京外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下游的一颗灿烂明珠。
地址:中国江苏南京下关区建宁路202号
南京历史悠久。50万年前,今东郊汤山葫芦洞一带已有被后世称为“南京人”的原始先民活动。3000多年前,沿江河一带已相当密集地分布着被后世称为“湖熟文化”的青铜器时代的居民聚落。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境设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地方建置。
1、公元前541年,吴国在今高淳区境建濑渚夷,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公元前495年前后,吴国在今主城朝天宫一带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作坊,称“冶城”。公元前473年,越灭吴,翌年筑城于秦淮河口,后世称“越城”,是为南京主城区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占其地建金陵邑,筑城于石头山(今市内清凉山),为南京主城区政区治所建置之始,南京自此得名“金陵”。
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改金陵邑为秣陵县。212年,孙权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称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大业”。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于229年10月迁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1368年,朱元璋在此(时称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实行南北两京制,于应天府置南京,是为南京地名之始。
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日,废江宁县、上元县,置南京府。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定南京为首都,改江宁县主城部分为南京市。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52年9月,南京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南京市为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为副省级城市。
百科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于此立都,后又经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成为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城市,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南京条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南京,进行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害军民30万人以上,牢记历史,勿忘耻辱。
参考资料:南京市人民政府网--历史沿革
南京的大部分区域是位于长江以南,但浦口区、六合区位于长江以北。
南京的总面积是6622.45平方公里,地跨长江两岸,2/3在江南,1/3在江北。之所以每每被误解为江南城市,是由于包括南京古城在内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历来在长江南岸。至今,不少江北南京人还把去江南城区说成“去南京”。
南京之名,首次出现在东汉。在南北朝之前,中国基本都以长安-洛阳为轴线,将中原分为关东和关西两大部分,因此只有东都和西都,很少有北京、南京。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的纷争时代。公元327年,石勒攻克洛阳,灭汉赵,几乎统一整个北方,并于公元330年在襄国(今邢台)正式称帝。石勒称帝后,除了京城襄国之外,在长安设西京、在洛阳设南京,以宣示后赵政权承袭汉魏晋的正统性,同时也加强关中、河洛的控制。
安史之乱期间,由于中原受到战乱破坏,大量的百姓南迁至现在的湖北、湖南地区,使这一地区人口倍增,为方便管理快速膨胀的人口,唐肃宗曾决定在荆州设置节度使,统一管理。
金灭辽以后,继承了辽代五京制,在其统治初期分别设置了上京会宁府、北京临潢府、南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大体上与辽五京相同,但却以辽东京辽阳府为金初南京。再往后,朱元璋在应天府举义,设金陵为南京,以明代元,此后没有出现过金陵以外的“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