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三百颗上句,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唐代诗人杜牧,是位颇有才华的才子。他很喜欢饮酒吟诗,写诗很讲究押韵。每当看到一首诗或写有某个词(或词的开头部分),都会有人要把它作为押韵之文来写,并以其中某个字为词头来读,其大意是说:这个词要读三遍读十遍才能记住。一句话也不想解释清楚。

1、上句为四言律诗登鹳雀楼,诗人杜牧作于公元762年,这首诗前半部分以五言律诗开头,后半段以四句律诗为头。
2、从全诗来看,在首句中就用了一颗荔枝作为词头押韵。
由于这个字在两句中押韵,所以在这里并没有用在第二句。但作为词头的话,必须用在“三百”字中才对。在诗中,这种押韵方法是值得注意的点:“三百”是四声汉字中八个声调里之一,是平声。“三百”是双声汉字,以一个双声汉字为限,多两个平声字做单位时称为一百。
3、下面是一个“荔枝三百”的上句,其中还有一小段是“西府海棠十里春”这句。
你觉得这个对联是押韵吗?答案:不是。因为它是这样写的:西府海棠十里春,垂丝海棠满庭芳。花红柳绿柳依依,花枝亭亭一色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