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矩阵元素求和、求期望和均方差

在matlab中求一个矩阵中元素的和可以自己编写for循环来完成,这样比较方便,想求那些数据的和都可以做到,然而效率比较低,如果数据量大程序会跑好长时间。所以我们可以转而用matlab提供的sum函数。
设M为一个矩阵,那么:
sum(M):以矩阵M的每一列为对象,对每一列的数据分别求和。
sum(M,2):以矩阵的每一行为对象,对每一行的数据分别求和。
sum(M(:)):将矩阵中的所有元素相加求和。
matlab中矩阵元素求期望的函数mean与sum用法雷同。
mean(M):以矩阵M的每一列为对象,对每一列的数据分别求期望。
mean(M,2):以矩阵的每一行为对象,对每一行的数据分别求期望。
mean(M(:)):以矩阵所有数据为对象求期望。
若要求整个矩阵所有元素的均方差,则要使用std2函数:std2(M)
注:Matlab中有求数组方差的 函数:var;要注意的是var函数所采用公式中,分母不是length(X) ,而是length(X)-1 。这是因为var函数实际上求的并不是方差,而是误差理论中“有限次测量数据的标准偏差的估计值”。var没有求矩阵的方差功能,可使用std先求均方差,再平方得到方差。std,均方差,std(X,0,1)求列向量方差,std(X,0,2)求行向量方差。
答:Sum函数可以在工作表中求,同样也可以对VBA数组求和,如:Sub t2()arr = Array(1, 35, 4, 13)MsgBox Application.Sum(arr) '对数组进行求和 End Sub 2、Count和Counta Count和Counta可以统计数组中数字的个数和数字+文本的个数。MsgBox Application.Count(arr) '返回数字的个数4 MsgBox Application.CountA(arr) ‘返回数组文本和数字的总个数 End Sub
选择数组中的数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下标选取,这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方法。比如a([1 3 4])。
另一种使用逻辑数组选取,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数组和逻辑数组的元素个数相等,比如a是数组,n是逻辑数组,则a(n)就是取a中与n为真的元素相对应的元素。比如a([1 0 1 1 0])就是取a的第1、3、4个元素,和a([1 3 4])等价。
这种方法对于删选数据非常有效,比如要选择a中大于5的元素,很多人都必须调用find函数,但其实直接用a(a>5)即可,运算速度也比调用find函数要快得多。
回到你的程序中,因为b=a>5000,因此a(b)就是选择a中所有大于5000的元素,于是a(b)=sqrt(a(b))就是将a中所有大于5000的元素开平方。
关于这个问题,sumifs结合数组可以用来根据多个条件对数组进行求和。其语法如下所示:
SUMIFS(求和范围数组, 条件范围数组1, 条件1, 条件范围数组2, 条件2, ...)
其中,求和范围数组为需要进行求和的数据范围,条件范围数组为需要进行判断的条件数据范围,条件为对应的条件值。例如:
表示对A1:A10范围内满足B1:B10>3且C1:C10<=10的数据进行求和。
如果要对多个数组进行求和,则可以使用数组公式。例如:
这个公式中,先判断B1:B10>3,如果满足再判断C1:C10<=10,最后将满足条件的A1:A10相加。注意,这是一个数组公式,需要按Ctrl+Shift+Enter键进行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