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那么网友们知道采桑子词牌沿革有哪些吗?下面一路来相识一下吧。

1、唐代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此曲应是乐府旧曲《采桑》而入燕乐者。晚唐和凝词为创调之作。南唐李煜词名“丑奴儿令”。冯延巳词名“罗敷媚歌”。贺铸词名“丑奴儿”。陈师道词名“罗敷媚”。
2、冯延巳词十三首,皆抒写春愁与离情。宋人用此调者甚众,晏殊此词为宋词名篇。欧阳修晚年用此调作咏颍州西湖词十首,描写西湖风光。他又赠老友用此调:“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雕残。老去工夫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是昔时醉里声。”这使此调气势派头趋于刚健。
3、辛弃疾八首调名为《丑奴儿》,前后段各两个四字句俱为叠句,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此调由四个七字句和四个四字句构成,前后段沟通,每段四字句处于七字句之间,使词气缓和;用韵甚密,而又使音节浏亮。此调宜于抒怀与写景,既可体现婉约气势派头,又可体现奔放与刚健的气势派头。
以上就是对于采桑子词牌沿革有哪些的相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