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词牌沿革有哪些

2023-09-12 00:54:57 浏览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周到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那么鹧鸪天词牌沿革有哪些呢?

鹧鸪天词牌沿革有哪些

1、《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

2、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末端处。

4、朱敦儒在靖康之难后于江南重见北宋汴京名妓李师师而作感怀之词:“唱得梨园旷世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漂荡。尊前忽听其时曲,侧帽停杯泪满襟。”此挪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段第二、四句,后段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毫不沟通,而有流畅、清脆、谐美之艺术效应。前段三、四句以对偶为工,如晏几道:“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落日”,“风凋碧柳秋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因此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擅长以意象体现。

以上就是对于鹧鸪天词牌沿革有哪些的相干内容。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