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的皇家园林则按照英式风格重建,并保持至今。现今它已是布拉格城风景胜地的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纪念地当中最有意义的是“打球大厅”。它由沃尔穆特和奥斯塔里斯建于1560年底,这是宽敞宏大的敞廊(68×13米)并建有朝北的拱廊。大厅北面饰有独具匠心的装饰和形体刮花法——科学、美德、诗学的象征。1723年这个展厅被改成马厩,之后又用作军用仓库。当然,这些给“打球大厅”造成了许多的损害,特别是空气的影响几乎完全破坏了这些无价的刮花法艺术珍品。1925年,“打球大厅”被部分地修复了,但仍然被用来当作仓库。二战结束时,1945年5月9日,展厅失火。而后,曾对其进行细致地修复,恢复了建筑原有的美丽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并着重对无价之宝的刮花法壁画进行了修复。
法语Renaissance一词的本意为复兴。作为艺术风格形式的文艺复兴式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直到16世纪末才开始广泛流行起来。文艺复兴式风格把眼光投向探求人类本身和人的生活,描述世俗生活的乐趣,所以,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了自然界和人体的魅力。

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轻快和透气的,常常有敞开式的拱形长廊和修长的廊柱。布拉格最著名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是皇家夏宫(Královskýletohrádek),或称为布拉格城堡皇宫花园的贝尔德维尔宫(Belveder),或者白山上的星星夏宫(letohrádekHvězda)。老城广场上的迪恩学校的门徽就是威尼斯文艺复兴风格在民宅建筑上的体现。布拉格最漂亮的文艺复兴式大门,无论从设计还是精巧的石匠技艺讲,最漂亮的是克日娜街475号的双金熊。
巴洛克艺术风格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第二个中叶流行欧洲。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里的“barocco”,意为不规则的珍珠,或指非同一般的,怪异的东西。巴洛克建筑充满了各种繁琐的形状图案,复杂而华丽。使用贵重的材料,如大理石和黄金,同时也非常强调建筑的雕塑和绘画装饰。巴洛克风格是在布拉格得到广泛运用和流行的、最有特色的风格。“布拉格的巴洛克”风格闻名于世。数得上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瑰宝的是圣米古拉斯大教堂(chrámsv.Mikuláše),它是小城广场最显著的象征之一。在一系列大型的巴洛克宫殿中,可以列举出城堡区的切尔宁宫(Černínskýpalác),老城区的克拉姆-伽拉斯宫(Clam-Gallasůvpalác),还有特洛亚贵族庄园(Trojskýzámek).巴洛克式的民居住宅墙饰可以在小城广场的聂鲁达大街(Nerudovaulice)上观赏到。布拉格最漂亮的巴洛克式的群雕是查理大桥上由玛蒂阿斯·贝尔纳尔特·布洛纳(MatyášeBernardaBrauna)创作的圣鲁伊特嘎尔特的梦群雕(Sensv.Luitgardy)
这个艺术风格是在18世纪后半叶巴洛克风格发展到顶峰阶段时演变而来的,源于法语词“rocaille”,意味贝壳。这种装饰就是洛可可风格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洛可可风格是在18世纪后半叶从法国流传过到捷克的,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强调建筑的装饰性,轻盈和千娇百态。布拉格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作是老城广场上的金斯基宫(palácKinských)
新古典主义(Classicus)在拉丁语中意为杰出、典范。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从法国流传过来的建筑艺术风格。在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发展为帝国式风格(empire),这其实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变异。“empire”一词在法语中意为皇帝帝国,因为正是在拿破仑称帝时期,帝国风格在法国被宣布为官方认可的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风格,追求造型的简单和明朗。老城的城邦剧院(Stavovskédivadlo)就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在19世纪后半叶,大多数建筑师都从过去流行的建筑风格中汲取灵感,所以这个时期的风格也称为历史主义风格。产生了新文艺复兴式,新哥特式和新巴洛格式。布拉格最著名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有民族剧院(Národnídivadlo)、国家博物馆(Národnímuzeum)和鲁道尔夫宫(Rudolfinum)。
新艺术主义风格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的名称源于拉丁语secessio一词,意为离开,表示许多年轻的艺术家离开了当时的各种艺术组织,作为对当时陈旧和过时的艺术组织的抗议。和其他的艺术风格相比,新艺术风格是纯城市风格的,这种风格在不同的大城市表现的风格略有不同,分为巴黎新艺术主义风格,维也纳新艺术主义风格和布拉格新艺术主义风格。
新艺术主义风格的主要特色是表现幻想、细腻,常采用植物作装饰边框,外墙用金色,瓷器、灰泥装饰,窗户带有半截窗帘。布拉格新艺术主义风格风格首先出现在1861年的周年纪念建筑展中。这种风格表达和追求的是期望新艺术主义风格的建筑能从19世纪宏大威严的建筑风格中摆脱出来。布拉格最漂亮的的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作是市民会馆(Obecnídům)。还有布拉格的中心火车站(Hlavnínádraží)也属于布拉格新艺术主义风格风格的瑰宝。新艺术主义风格的民居住宅楼主要分布在巴黎大街(Pařížskáulice)。在瓦茨拉夫广场的下半部分矗立着新艺术主义风格的皇冠宫(palácKoruna),它的顶部呈镶有珍珠的皇冠形状,在瓦茨拉夫广场再往上走可以看到另一处新艺术主义风格的建筑-欧洲宾馆(hotelEvropa),此外,老城广场上的胡斯像(pomníkJanaHusa)也属于新艺术主义风格的作品。
布拉格第一个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建筑,同时也成为捷克建筑史上分界线的建筑是卢采尔纳宫(budovapaláceLucerna),它位于瓦茨拉夫广场和沃基曲科娃(Vodičkovaulice)之间,建于1912年。20世纪上半叶在布拉格主要流行的现代建筑风格是立体主义风格,提倡艺术和建筑风格中回归简单的几何图形。墙壁和外墙装饰被分割,用矩形片状做装饰。
在布拉格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是位于采莱特纳街上(Celetnáulice)的黑圣母楼(důmUčernématkyBoží),这栋楼非常巧妙地和旁边的老城区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大厦融为一体。立体主义风格的民宅分布在老城区的洲际酒店(hotelIntercontinental)和比尔科瓦街(Bílkovaulice)。在30年代,还产生了强调功能性的功能主义风格,比如位于布拉格6区的洛索和姆莱罗别墅(LoosovaneboMullerovavilanaPraze6),巴巴别墅区(čtvrťnaBabě)和位于那泊赫瑞街的白天鹅购物大厦(obchodnídůmBílálabuťNaPoříčí)
1948年以后,在一党专制的政府统治下,失去了很多产生新的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的机会。1989年以后,在布拉格市内建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楼和写字楼,但其中大多数都不代表任何艺术流派。唯一的代表新时代建筑风格的是跳舞楼,它位于拉辛诺沃河岸(Rašínovonábřeží),是1996年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