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哪里的地形比较复杂(蒲城县地形地貌)

2023-05-22 23:49:52 浏览

蒲城县北部丘陵,中部高塬,南部平川。蒲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属渭南市管辖。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

蒲城县哪里的地形比较复杂蒲城县地形地貌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

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洋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的佛坪县、西安市的周至县为邻,北与西安市的户县、长安区接壤,东北与商洛市的柞水县、镇安县毗连。

渭北明珠,将相故里。古邑蒲城就是我的家乡,我深爱着我的家乡。蒲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属于渭南市管辖。全县总人口79万,总面积1580万平方千米。素有陕西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誉。蒲城自周朝即有记载,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蒲城有逶迤起伏的山岭,平畴沃野的川道,纵横交错的沟谷,壮阔浑厚的黄土层。复杂多变的地形为蒲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城外,五座唐代帝王陵墓依山而筑,彼此烘托。从西到东依次有睿宗李旦的桥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加上做过太子的李宪死后被封为让皇帝的慧陵,合称五陵,陵地山峦逶迤,连绵30多公里,蔚为壮观。桥陵石刻群,以唐睿宗寝宫所在的丰山为中心,布设于前后左右四周各门,现存计约60余件。其群体之博大,形态之精美,实属国内罕见。不少中外专家游客对之赞叹不已,赞誉为“盛唐石刻露天展览馆”,“桥陵石刻甲天下”,位列唐十八陵之冠,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城内唐宋二塔,南北对峙,雄伟壮丽,群燕翔绕。更神奇的是每遇皓空,银光流泻,双塔夜影,交接辉映,真是“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令人遐思神往。蒲城属暖温带**性季风性气候,在家乡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它不仅养育了勤劳质朴的蒲城儿女,更为蒲城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上天对蒲城人民的眷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蒲城不仅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还有许多在历史上流芳百世的著名人物。比如,千古功臣杨虎城将军就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共产*的真挚朋友。他坚守西安,主持陕政,积极抗日。周恩来称他为千古功臣。清代宰相王鼎精忠爱国,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蒲城的后代儿女。还有中国著名的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学雷锋模范李润虎,时代先锋窦铁成,世界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等等。他们是蒲城的骄傲,他们的精神也会被蒲城人民继承和发扬。再多的语言也说不清我对蒲城的爱,也抒不完我对蒲城的情,我的家乡像一颗灿烂的明珠一样,我深爱着家乡。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乡(神木县辖神木镇、沙峁镇、大保当镇、中鸡镇、尔林兔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高家堡镇、花石崖镇、万镇、贺家川镇、马镇、栏杆堡镇14个镇;瑶镇乡、解家堡乡、麻家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5个乡),人口39万。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  神木县人杰地灵,名扬青史的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世代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现代革命史上,神木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组织,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神木更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县境内富藏煤炭、岩盐、天然气、石油、石英砂、膨润土、铁矿、石灰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一东胜煤田总储量的近1/4。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且煤质优良,属“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好,是优质的动力、气化、液化、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共和国新的能源基地将在这里崛起。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源于此,建功立业。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滩、杨家城、凯歌楼、红碱淖、明长城遗址、天台山等,是陕西省**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煤层地质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280多万吨,天然气、铁矿、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  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玻璃产量达300万重量箱。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6.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已跻身陕西经济十强县行列。  神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包(头)-神(木)、神(木)--黄(骅)、神(木)-延(安)三条铁路在神木交汇,年运力可达8000万吨。县境内形成了4条二级公路为主干,11条县级公路为骨架,总里程达4300公里的公路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城区拥有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5万门,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开通运营,金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顺应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洪流,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陕西省第1位。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全县工业超常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电力、建材、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城市建设等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西安市位于中国**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西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中国的大地原点和国家授时中心就在西安。  ·地形特征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气候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6.9℃;年平均气温13.3℃。年降水量平均为507.7毫米~719.8毫米。年平均湿度为69.6%。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  ·矿产资源  西安地质发育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秦岭山区大片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渭河盆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层,为各种金属、非金属以及能源资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础。现已查明的各类矿产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主要金属矿有:铁、锰、铬、钛、铜、铅、锌、锌铜、钼、金、钨、铀和高铝矿物原料。非金属矿主要有:大理石、长石、白云岩、水泥灰岩、石墨、建筑砂砾、脉石英、“蓝田玉”、砂线石、硫矿等。

渭南的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号称关中的穷三角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