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乡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老师”。那么方孝孺文学成绩有哪些呢?

1、方孝孺的政论文、史论、散文、诗歌俱佳,绝大部门网络在《逊志斋集》中。其文学作品,如《蚊对》《指喻》《越巫》《鼻对》《吴士》《越车》等等,都有其特色。
2、“主题光鲜,议论斗胆”。这是方孝孺文学作品的紧张特色之一。如他写的《越巫》一文,通过一个以“治鬼”术哄人的越巫,末了被人装鬼反其道吓死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巫祝欺工钱生的险恶与自欺,落得个身赴鬼域的可悲了局。
3、他还擅长以“寓热于冷、以形逼真”的伎俩抒发奋世嫉俗之情。如《吴士》一文即属此类。文中借张士诚的形象嘲讽那些偏听偏信、轻于用人的当权者,又借与吴士交游的“钱塘恶棍”的群体形象,揭破了夸诞之风的社会基础。
4、“选材严、开掘深”,这也是他文学作品的特色。《指喻》可视为典范,其是一篇议论性散文,由叙事和论理两部门构成。前一部门叙事,后一部门阐发所叙之事中蕴含的原理。借“喻”立说,两者精密联合,相得益彰。
5、第四个特点是擅长借喻,运用对比寓言等写作技巧。最具代表性的属《鼻对》和《蚊对》。《蚊对》是一篇切磋糊口哲理的伦理散文,即事论理,从被蚊虫叮咬这件详细的一样平常糊口琐事,升华到人生重大的哲理原则。
6、《明史》说,“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国内争相传诵。”《四库全书总目》在评其文章更是“纵横豪迈,颇收支东坡、龙川之间”。
7、别的,方孝孺撰有《周礼考次》《大易枝辞》《武王戒书注》《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文统》等。
8、方孝孺所撰写的《重刻成化本逊志斋集》收入宁海县文物办库房。该书在宁海一藏家处发明,全套18本,每本书长26.5厘米、宽16.6厘米、厚1厘米,内网络有方孝孺绝大部门的政论文、史论、散文、诗歌等,其文学作品《蚊对》《指喻》《越巫》《鼻对》《吴士》《越车》等皆在个中。因方孝孺殉节后其书被禁,故传播甚少。1928年,宁海乡绅胡撝谦深感“宁海为其生长之乡,宁海诚不行无刻本”,以成化本为底本重刊,名为《重刻成化本逊志斋集》,共40卷,包括拾遗卷和附录卷;书中篇目一如成化本,但内容已远超成化本规模。
以上就是对于方孝孺文学成绩有哪些的相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