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区是无锡的市辖区,不属于其他区。

吴区,原无锡新区,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无锡东南,苏州以东,太湖以南,总面积220平方公里。
吴新区以平原为主,散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低地水网圩区,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宽阔。吴区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季长,雨量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一个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度、光照、水资源丰富的湿润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大风等。
新吴区为无锡市区级单位,不属于其他区级地域管辖
新吴区由原滨湖区旺庄街道、江溪街道、硕放街道、新安街道、梅村街道和锡山区鸿山街道的基础上设立。
新吴区属于江苏省无锡市。
新吴区与无锡高新区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位于无锡市东南部,东、南毗邻苏州,总面积22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新吴区辖6个街道、4个园区,区人民政府驻新安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吴区常住人口为720215人。
新吴区成立于2015年11月,其原为无锡新区,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泰伯陵、泰伯庙、伯渎河、鸿山遗址博物馆等组成的泰伯及吴文化景点为代表。新吴区成功获批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2016年12月,新吴区成功创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新吴区属于中国华东地区。
新吴区原为无锡新区,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泰伯陵、泰伯庙、伯渎河、鸿山遗址博物馆等组成的泰伯及吴文化景点为代表。
新吴区(无锡新区)是江苏唯一首批入选中央“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
个区新吴区,地处长三角中部,位于无锡市东南部,东接苏州,南濒太湖,总面积2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44万,下辖旺庄、硕放、江溪、梅村、鸿山、新安6个街道。
新吴区原为无锡新区,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泰伯陵、泰伯庙、伯渎河、鸿山遗址博物馆等组成的泰伯及吴文化景点为代表。
新吴区(无锡新区)是江苏唯一首批入选中央“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
新吴区(新区)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既有国家级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又有亲水禀赋,坐临太湖之滨。无锡60%以上的吴文化资源都集中在新吴区(新区)。主要以境内较早的人工运河——伯渎河为主轴,从梅村到鸿山形成了一个吴文化资源的集中带。 [3]
新区的吴文化遗址北临3200年的古运河泰伯渎,南面太湖支流望虞河,东与苏州漕湖接壤,生态环境优美,是一个三面环水的金三角地带。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有“三泰一址”(泰伯渎、泰伯陵、泰伯庙、鸿山大遗址)、梅里古镇、昭嗣堂、怀海义庄等诸多历史遗迹。同时,无锡新区拥有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生态资源,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梁鸿国家湿地公园,还是“中国二胡之乡”。拥有亲水禀赋,坐临太湖之滨。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新吴区所属中国华东地区,原为无锡新区,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泰伯陵、泰伯庙、伯渎河、鸿山遗址博物馆等组成的泰伯及吴文化景点为代表。
别名:无锡新区、新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硕放、新安、鸿山、梅村等6个街道
政府驻地: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和风路28号
地理位置:无锡东南部
新吴区,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地处长三角中部,太湖之滨、古运河畔,北临锡山区,西接梁溪区、滨湖区,南依太湖。介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东距上海125公里,西距南京183公里。
新吴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55万人,下辖6个街道;2015年末,新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2.86亿元。
新吴区(无锡新区)是江苏唯一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开发区,江苏首批入选中央"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开发区,连续八年在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
矿产资源:主要有粘土矿、陶土、石灰石、石英砂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
水产资源:有鱼类数十种。
截至2019年,无锡市的新区(新吴区)隶属于无锡市。
截至2019年,无锡市辖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5个区及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0个镇、51个街道,下设527个村、590个社区、112个村居合一单位。
无锡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在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基础上成立无锡新区。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在无锡新区所辖区域基础上设立新吴区,为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市辖区。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
无锡新区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北邻无锡市锡山区,西靠太湖新城,东与苏州市鹅湖接壤,南与苏州隔河相望,是无锡市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东距上海125公里,西距南京183公里,距离江阴港和张家港均为40公里。
无锡新区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河道纵横,地势平坦广阔。
无锡市新区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季较长,雨水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属湿润地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光、水资源较丰富,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无锡新区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既有国家级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又有亲水禀赋,坐临太湖之滨。
无锡60%以上的吴文化资源都集中在新区。主要以境内较早的人工运河——伯渎河为主轴,从梅村到鸿山形成了一个吴文化资源的集中带。
在无锡新区这片土地上,流传着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等美丽传说,传承着“三让团子”等纯朴的民间习俗。
新区现有鸿山考古遗址公园、梁鸿湿地公园和鸿山泰伯景区三个国家4A级旅游品牌以及中华赏石园、梅村二胡产业园等一批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基于老天爷和老祖宗留下的资源财富,新区正着力打造全国最有文化底蕴、生态环境最优的高新区。
无锡新区形成了九大特色园区,即:无锡国家软件园、无锡新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无锡科技创业园、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无锡生命科技园、
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无锡新区新能源产业园(无锡光伏产业园)、无锡星洲工业园、无锡传感网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