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世界24个时区划分,我国位于东5—东9时区,以北京所在的东8区为北京时间。如我们早上7点,莫斯科还处在凌晨2点,伦敦还是午夜时分。

时差是认为调整的,因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纬度都很高,高纬度的地区在夏天的日照时间很长,夏天,纬度越高,日照时间就越长。比如在德国很多地方,6月份的时候,日照时间长达15~16个小时,即早上4~5点天亮,晚上8~9天天黑。而现在改成夏时制之前,欧洲很多地区早上6点天亮,晚上7~9点天黑,如果把时间调整快一个小时话,就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白天的日照去工作,这样更节省能源。
1、欧洲夏令时是在每年的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的凌晨1点开始,然后在十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的凌晨1点结束。
2、欧洲的冬令时是在每年的十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的凌晨1点开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的凌晨1点结束。
在历史上,欧洲的不同国家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夏令时制度,但这给交通、通讯和其他活动带来了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开始发布关于夏令时制度的指令,要求其成员国通过立法来确定夏令时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自1981年起,每一个指令中都规定了统一的夏令时开始时间(在3月最后一个周日的格林尼治时间1:00将时间调前1小时),但是结束的时间并不一致。1981年和1982年的结束日期为10月的第四个周日;1983年,除欧洲西部时区外的所有欧洲时区均将结束日期改为9月的最后一个周日。
1996年,所有欧洲时区均把结束日期改为10月的第四个周日。1998年,这一日期再一次被修改为10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具有效力的第九条指令,则将这一时间范围定为永久有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欧洲夏令时
法国纬度较高,北纬42°~51'36",且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每年八九月份的时候通常在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左右日落,天空慢慢变暗。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在冬季的时候,在法国北部早上8:30~9:00过才全亮,晚上17点左右天黑。
法国南部,意大利和瑞士,早上7:30~8:00之间天亮,晚上也差不多5:00~5:30天黑。
法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1个月,如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秋季暖于春季。
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气温北部1~7℃,南部6~8℃;7月北部16~18℃,南部21~24℃。
早晚是相对的,欧洲相对于亚洲维度要高,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夏天的时候高纬度地区白天时长长,天亮得早,同时也黑得晚。但是进入冬天的时候就会反过来,早上亮得晚,晚上黑得早。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会给人别的地方天气黑得晚的错觉,那就是经度差异。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旋转,所以越靠东经地区越先被太阳照射,天就亮得快,黑得早,经度靠西的就越亮得晚,黑得晚。你比如我国的山东和新疆,春分时期(全球白天黑夜各12个小时)山东地区天亮得早,黑得早,新疆地区,天亮得晚,黑得也晚。
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