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huǒyànshān](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
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由吐鲁番向东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红色山峰。这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7~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海拔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名火焰山。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坐落于吐鲁番山间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间距吐鲁番旅游景点坎儿井非常近,全部火焰山火焰山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千米,海拔高度500米长,每每夏季烈日万里晴空时,火焰山就好像是顶着蒸发的热流,熊熊烈火着爆火让人望而却步,跟西游记中火焰山如出一辙。
真实火焰山,就在那新疆吐鲁番山间盆地的北缘,是吐鲁番很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指"红山",水调歌因其酷热曾名叫"活火山"。
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崛起,有很多人注意到了火焰山旅游景点,都要来新疆一睹火焰山的姿容,寻找儿时的梦。
许多人是不是好奇心,火焰山到底有什么传说中那么热?小编在这里作为一个切身体会过的人,也给大家讲解一下,事实上火焰山别的时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但到了夏天,温度也高得有些吓人了。
到全国各地度假旅游,本身就是一个能让人开心的事,火焰山旅游景区也秉着服务项目游客的遵旨,尽可能的建造一些可以满足游客照相和观赏性的雕像,复原电视剧里的情景。但现在却有很多人素质差,义正辞严地做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事,确实让人气恼。
在这儿,希望每个度假旅游人都能从点滴做起,遵循旅游景区标准,遵守自己内心,提升素质,让度假旅游净化处理我们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