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历史沿革有哪些

2023-08-24 01:30:23 浏览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释教经典《华严经》而定名。那么网友们知道华严寺汗青沿革有哪些吗?下面一路来相识一下吧。

华严寺历史沿革有哪些

1、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释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肃静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定名。清宁八年(1062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末由于战役,寺院局部修建被毁,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都是其时的别都,该寺受到皇室的器重。

2、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门修建毁于兵火,后重修,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师等重修大殿、观音阁、山门、钟楼等殿堂。后省学、慈慧法师又广植花木,征集藏经,使华严寺获得恢复,但范围已逊于辽代。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视。

3、元朝武宗至大年间(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师主持重建,大殿、方丈、厨房、堂寮都修缮一新,并新建浴室、药房及衡宇数百间。元末战乱,华严寺遭到严重粉碎。

4、明初,寺院被充公为官产。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间,又从头作为释教寺庙并予以重建。明中叶以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二寺。

5、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华严寺又遭战火,只有大雄宝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清朝时,其余殿堂又陆续予以重建,但范围和布局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华严寺千疮百孔,一片荒芜。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当局十分器重释教文化遗产的掩护事情,多次拨款维修华严寺。1961年,经国务院核准,上、下华严寺被列为天下重点文物掩护单元。

以上就是对于华严寺汗青沿革有哪些的相干内容。

哪些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