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龙潭三杰分别是指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具体介绍如下:

钱壮飞(1895年—1935年),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15年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在医院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4月25日,钱壮飞及时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消息告知中央,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后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重要职务。
李克农(189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抗战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胡底(1905年3月10日-1935年9月),安徽舒城县干汊河镇人。1919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30年在天津主持“长城通讯社”,与李克农、钱壮飞战斗在敌人要害部门。
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被周恩来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惨遭张国焘杀害。
龙潭三杰的主要事迹:
钱壮飞翻开卷宗,里面是一封绝密电报,发电地址是武汉行营,标明徐恩曾亲译。而此刻的徐恩曾正在上海度周末,接下来的一小时内,机要员一共送来六份绝密电报,全部来自武汉,全都标明“徐恩曾亲译”。
钱壮飞破译到一半时,已大惊失色。电文内容是: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并已投降,如能迅速转到南京,三日内可将中共机关全部肃清。钱壮飞焦急万分,立即吩咐交通员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去上海,将情报送到李克农手中。李克农将情报连夜通知了领导人陈赓、周恩来。
根据这一情报,党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废除了顾顺章知道的全部暗号和接头方法,中央机关全部转移。1931年4月28日清晨,一场大搜捕开始了,大批军警和特务冲进了上海中共几十处秘密机关,但结果却大失所望。
当这个惊险瞬间最终成为历史,当时幸免于难的中共要人的名字:周恩来、瞿秋白、王明、博古、邓颖超、邓小平、陈云、陈赓、聂荣臻,至此,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江西苏区。
指存在了上千年的五龙潭塌陷,露出的裂口看上去十分可怕。在当时水中的裂口聚集了很多的水以及鱼,人们望着深幽幽的裂口,的确给人一种可怖的感觉,由于五龙潭水不知道有多么的深,也没有人敢下水去,目前更不敢派遣专业潜水队员进入水中裂口去探察,而重要的一点就是流传于五龙潭上千年之久的骇人传闻,更加令这次的塌陷扑朔迷离。
其实在此之前,五龙潭本来就流传着一个上千年前的传说,然而这个传说的出现,愈加令这次的塌陷扑朔迷离,在现场许多闻讯赶来的老济南市民都不约而同的说起了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千年传闻,并且与历史非常的巧合,而自古关于此潭的“天尤怒,潭自危”这六个字似乎正被逐步验证着。济南五龙潭怪事,验证千年传说!
对于这一次的坍塌事件,政府也请了许多的专家来这里观察测试,想要得出坍塌事件的原因,但是目前没有结果。由于水深不见底,也不敢派人贸然下水,而济南市民更多是相信潭中发生异相必然有预兆,毕竟已经流传千年之久。历经千年之久的传说使得当地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五龙潭还秦琼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当时秦琼家的水潭就是今天的五龙潭,五龙潭据说以前潭边还立有"秦琼故居"的碑石,大概也是好事者为之的了。五龙潭又名净池、乌龙潭、龙居泉,在以前曾经是大明湖的一部分支流。元朝初年,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此后便称五龙潭。
保护设施没有做到位,一些自然景点存在一定的危险。大家都知道在外出旅游时每个景点都会有非常多的游玩项目,而且非常多的项目都是很很刺激的,在刺激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十分的危险。大家再去景区玩相关危险的项目时,一定要佩戴好能保护自己安全的东西,因为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在面对危险是无法及时的保护自己的。
在景区发生了大暴雨之后,游玩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对漂流所经过的地段进行检查,导致了因为天气而!使漂流地段经过的河流中有石头出现,使得游客在遇到了不幸。一方面是因为游客的安全保护设施不够牢固,在发生危险的时候没有起到作用,最关键的一方面还是因为项目负责人没有检查河道中的状况,不知道河流中的真实情况。这才使得游客在游玩时发生了突发状况,经过抢救后,仍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更是是网友们对漂流项目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不少网友说自己想玩漂流的想法都被这件事情劝退了。这件事情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漂流真的非常危险,特别是景区在暴雨过后并没有及时的排查漂流河道中的环境,而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在进行漂流项目之前不仅需要非常强大的心理准备还需要非常好的保护安全的设施。
在这里对那些心脏不好,无法承受刺激的游客更是做出了警告,不要轻易尝试那些看起来非常好玩但实际上却非常危险的项目。在选择游玩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而且景区也要定时定期的检查安全保护设施是否还是良好的,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
据最新消息,四川龙潭水电站出现洪水漫坝。沿岸的百姓已全部安全转移。
那么还在一天以前也就是 2019年8月21号,有96名群众和游客,被困在龙潭电站附近的孤岛上。
那么龙潭水电站,出现洪水漫坝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呢?原来20号凌晨的大暴雨,引发了四川卧龙特区多地的山洪与泥石流,而山洪和泥石流堵塞了龙潭水电站的大坝泄洪闸,导致泄洪闸无法开启。出现了洪水漫坝的现象。
也就是水电站大坝里的水,已经超出了坝顶4米,超过了大坝设计的稳定状状况,可能随时会出现大坝溃坝的可能。
那么在水位淹没了坝顶之后,许多地方因水隔绝,形成了孤岛。而那96位群众和游客,就正好被上涨的河水阻拦了归路,而渐涨的水将他们所在的地区围城了孤岛,其中还有两名重伤病人,这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一旦溃坝。洪水肯定会席卷而来,造成生命的损失。
因为不能预估大坝会在什么时候溃坝,也就是争分夺秒的得救人。当地派出直升机,转移被困的群众。这是和死神争分夺秒的在赛跑。可以说救援的人都是勇士,因为随时随地会面临自身的危险。而亲历过洪灾的人士知道,在水面上转移人员是非常危险艰苦的。
但幸好,目前发来的消息是全部人员安全转移。
有消息称,航拍到洪水冲过窗户不断地向外涌泄,大坝仍旧溃坝的可能。
有说牺牲的、有说失踪的
钱壮飞(1895年—1935年),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15年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在医院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到上海,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处任职;1929年底,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1931年4月25日,及时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消息告知中央,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后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重要职务;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35年4月牺牲(一说失踪)。
对于钱壮飞这位谍海奇侠牺牲的地点和原因,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大体上有以下说法:
一是空袭遇难;1940年,周恩来把钱壮飞家人接到延安,钱妻张振华在重庆苦苦等待了八年,此时才得知丈夫的死讯。钱壮飞次子钱一平回忆说:“在杨家岭,周恩来和邓妈妈把我叫去说,‘你爸爸在第二次过乌江时遭敌人袭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等国民党飞机停止轰炸后,队伍集合走了一段路,我发现他不在身边,就下令一支队伍回去找……你爸爸牺牲了……那是1935年3月29日,他只有40岁。’”另据当地群众反映,在空袭时曾有人看见一位骑白马的红军坠入乌江渡口,这位红军的体貌特征与钱壮飞极为相似。
二是行军掉队遭反动民团杀害。持此说法的有金沙和息烽两地。据金沙县党史办调查,当红军大部队过江后,有一位红军沿着主力部队过江的路线单独向乌江北岸方向走来。这位红军身穿青色军装,背一个黄布包和一个小皮包,随身带一支手枪,曾向当地群众买东西吃。快黑天时,他误入当地恶霸地主的帮凶黎丛山家,求黎带他过江。黎丛山见他单身一人还带着包裹,随生歹意,便“热心”地为他带路。当行至今后山乡岩口时,黎趁这位红军观看过江路线时,猛然将其推入30余米深的岩底,然后又下岩用乱石把他砸死,抢走了手枪和所有衣物,黎丛山回家后用手枪换了两石米和一匹马。后来当地群众冒着极大的危险将这位红军的遗骨就地掩埋,建国后修水库时又将其迁往后山乡张家垭口,并立一石碑,上书:“红军烈士之墓。”金沙县党史部门经过多方调查论证后认为,这位遇害的红军就是钱壮飞。
2002年经贵州省党史部门最终认定,钱壮飞的牺牲地为金沙县后山乡岩口村,虽然至今仍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但钱壮飞牺牲在金沙、息烽一带的乌江渡口,看来已无疑议,但其死因真相究竟如何,目前尚无定论,只有留待后人去辨析考证了。
一、着装特点不足以证明。此说中有记载“穿青色军装,背一个黄布包和一个小皮包,随身带一支手枪”,但黄布包、手枪、小皮包不足以证明此人就是钱壮飞。如果要说特点,钱壮飞的特征是很清楚的,就是他戴有眼镜。在那个年代,戴眼镜应该是最大的特征。
闹鬼二、时间不对。据无线电营的同志回忆,南渡乌江时随中革军委无线电营的是一、六分队。每个分队有一部电台,配备报务员、机务员七八人。“无线电队的任务是确保军团首长与中革军委及所属部队的通信联络。那时的电台装备比现在笨重多了,光是一台收报机和一台发报机就有40多斤重,60斤重的蓄电瓶有6个,还有一个充电机,约有90斤重,其他还有机器零件箱和汽油瓶等,所有这些都要用人力运输。”由于钱壮飞一直从事文职工作并随中革军委无线电营活动,而无线电营携带设备较重,行动不会太快,所以钱壮飞掉队的可能性不大。
三、被害可能性很小。当时无线电营通常是24小时收报、译报。在行军过程中常常是分两队前进:一队随先头部队行军,在先头部队停止前进后,即组织搭建报房,开机后同时通知另一队开始行军。在正常情况下,无线电营除有报房外,还有运输排、警卫排、管理排三个排。钱壮飞是跟周恩来一起走的,应该是在队伍中间。后山一带已经接近江边,应该属于红军的警戒范围,被人暗算几乎不可能。且后山离渡口仅三四里地,几乎已到江边。那几天此地均为红军警戒区,钱壮飞被害的可能很小。
四、时间与事件不符。根据周恩来在延安时对钱壮飞的妻子张振华回忆说,钱壮飞是在第二次过乌江时躲空袭时离散的,队伍集合走了一段路,我发现他不在身边,就下令一支队伍回去找,没有找到。一直作为失踪认定,后来定为牺牲。躲空袭应该是过了乌江以后的事,因为在南渡乌江时空袭仅有一次,即1935年4月1日,而在3月31日12时前红军已经全部渡过乌江。遇空袭只能是过乌江后。根据地方志记载及革命文物普查及当地人的回忆,在息烽境内遭轰炸遗址仅有两处:一处是息烽县鹿窝乡老窝寨的报恩寺,另一处则是息烽县九庄镇祖师山上的祖师观。可见钱壮飞应该是过了乌江后牺牲的。
但息烽县党史部门则认为,钱壮飞同志是渡过乌江后牺牲于息烽县流长乡宋家寨旁的没良坑。据宋家寨的老百姓介绍,一位自称叫夏树云的红军因病与大部队失去联系,栖身于宋家寨的一座山神庙内,被跟踪而至的“清乡团”骨干罗绍安抢去行李。夏树云找到当地的里长陈玉顺说:“你们这里一个大麻子抢去了我的行李,别的东西可以不要,但有一枚印章和一些书籍必须还给我,否则找到部队后我可不答应。”此事后被清乡委员宋子桢得知,他与手下密谋将夏树云推入40多米深的没良坑中摔死。后据当时参与杀害红军的凶手之一宋昭荣(解放后被判无期徒刑,1980年减刑释放)交代,那位红军的体形、相貌、年龄、口音均与钱壮飞酷似,后来又拿着钱的照片让宋昭荣辨认,宋说照片上的人就是被宋子桢推入没良坑的夏树云,因此息烽县党史办认为夏树云就是钱壮飞。
以上这些都没有确凿证据,要想得出事实真相,应确定范围和时间,采用科学推理才能找出。首先有几点可以肯定:
一是钱壮飞牺牲时间应该是1935年3月31日至4月1日之间。二是可排除钱壮飞牺牲在过江前,即牺牲地点不可能在金沙县后山,只应在息烽县境内。另处还有一个人证,可证明钱壮飞已经过江。据《息烽文史资料》第二集(1987年5月版)记载:1981年夏,原湖南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老红军邹毕照不远千里从湖南赶到息烽寻找战友钱壮飞的下落。他说,他与钱壮飞一起渡过乌江后,翻过一座高山(大岩头)后,走了不远就遭到敌机来骚扰,红军发出空袭信号,他们就各自分散隐蔽,空袭解除后,他们就失散了。
那么,我们来详细看看1935年3月31日和4月1日在息烽发生了哪些事件。
根据党史资料记载,红军南渡乌江后三天内的战事详情是这样的:1935年3月31日上午11时左右,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南渡乌江主要是从乌江上游黄沙河地段经北岸后山一带的大塘渡口、梯子岩渡口和江口渡口渡过的。
3月31日晚上,红五军团到达息烽县九庄镇,并在这里宿营。为了不惊扰百姓,战士们宿营在镇上老百姓家门外。红三军团于4月1日到达九庄镇与红五军团汇合。在九庄镇,红军大造声势,到处写着“打到贵阳去,活捉蒋介石”等标语口号。而此时,毛泽东、朱德则在息烽县流长乡一带。4月1日,毛泽东、朱德在流长发出“佯攻息烽县城,掩护主力通过川黔公路”的命令。
这时,在贵阳的蒋介石坐卧不安,因为息烽离贵阳不过70多公里,贵阳方面已经为蒋介石夫妇准备好了两乘滑竿,以备紧急时前往机场。4月1日11时左右,敌侦察机出现在息烽县流长、新阳、鹿窝的老窝寨,再到九庄镇绕了一圈回到贵阳。15时左右,四架轰炸机出现在息烽境内。飞机轰炸发生在九庄镇的祖师观和鹿窝乡的报恩寺。在九庄镇,十多名红军指战员骑着马冲出小镇,将敌机引开。同时,另有一些红军战士冲上高地,用机枪、步枪对空中的飞机开火。敌机在对九庄镇的狂轰滥炸中,共投下了24枚炸弹,炸毁29间民房,100多名红军指战员牺牲,数十人负伤。后来根据县志记载及革命文物普查,还有鹿窝乡的报恩寺也受到轰炸,牺牲红军数十人。
当红三团在息烽县城牵制国民党中央军五十九师与九十三师时,中革军委和红一军团已经绕道向扎佐方向挺进了。在九庄镇的红五军团和红三军团的部分红军也从九庄镇绕过息烽县城经石洞、猫场到了扎佐与中革军委汇合。这就是3月31日至4月2日,红一方面军在息烽的全部战事和情况。
飞机曾丢有炸弹,有红军战士牺牲,有红军战士向飞机开火,时间应该是在1935年3月31日至4月2日之间,应该有相隔4小时、两次遇到空袭的可能。
根据以上分析,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有一个地方,息烽县鹿窝乡老窝寨的报恩寺;满足五个条件的只有一个地方,即息烽县九庄镇的祖师观。因此,这两个地方有一处可能是钱壮飞牺牲地。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那么多红军没有被炸,却偏偏炸到电台队呢?我认为,情况应该是这样的:1935年4月1日,四架敌机轰炸九庄镇和鹿窝乡两地的时间是15时至16时之间。4月1日11时,有一架侦察机曾在乌江南岸鹿窝乡、九庄镇上空一带侦察。
据周恩来回忆,钱壮飞是因躲空袭失踪的。显然,此次空袭没有人伤亡,否则周恩来肯定要看牺牲的人当中是否有钱壮飞。由此看来,敌机此次空袭并未丢炸弹,只是侦察。
根据《1935年中华民国空军史》等资料,当时国民党的飞机多是一战时的老式侦察机。该侦察机有机载电台,很容易发现电台信号,故电台一直是被轰炸的重点。鹿窝乡的报恩寺仅是一个小小的寺院,位于一个小山上的树林之中。笔者下乡时曾在此地当过代课老师,也曾带领学生到此地为红军烈士扫过墓。因此,钱壮飞牺牲于此应该有一定的可能性。
但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这种情况应该还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是周恩来明确说是在躲空袭时失散的,应该不会有错。当时遭遇的飞机应该没有丢炸弹,那就说明,当时应该是与侦察机相遇,即在4月1日11时左右。走了一段后,周恩来曾让人回去找过,但没有找到。如果说牺牲在鹿窝乡的报恩寺,应该可以找到;如与电台队在一起则不存在走失的事,如果牺牲,也应该有人知道。但是,无线电队的同志不知道钱壮飞的行踪,一直以失踪记载,后来才确定为牺牲。从逻辑上来说,不可能牺牲在鹿窝乡的报恩寺。
根据4月1日的战事分析,除去鹿窝乡的报恩寺,那么飞机轰炸的地方就只有九庄镇一处,钱壮飞有可能牺牲在九庄镇。但是,九庄镇是红五军团和红三军团的路线,他是否有可能走到此地呢?
根据周恩来叙述钱壮飞是在躲避空袭时失踪的这一线索,在这一天躲避敌机空袭的可能性有两次。一次是飞机侦察时,也就是1935年4月1日11时左右,一次是4月1日15时左右。从资料上看,周恩来并没有提到空袭时有人受伤或牺牲。因此可以肯定,躲避飞机空袭应该是第一次的侦察机。根据老红军邹毕照回忆,他与钱壮飞一起渡过乌江后,“翻过一座高山(大岩头)后,走了不远就遭到敌机来骚扰”的情况来看,更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根据躲空袭失踪这一点分析,我们可知,飞机出现在九庄镇的时间是4月1日上午11时左右。那么,由于鹿窝乡离九庄镇的路程是10公里,可得出飞机在两地上空的时间相隔不过几分钟,也就是说红军受空袭的时间也是4月1日11时左右。地点则可圈定在新阳到鹿窝之间的对门寨。这个地方正是翻过大岩头的一段路,而这个地方又正是红五军团、红三军团与中革军委、红一军团分开的地方。为什么可以肯定在此地呢?因为在流长乡和九庄镇之间横亘着一座较高的山——西望山,红一方面军是呈人字形避过西望山的,也就是说中革军委和红一军团是从西望山的左面经流长到扎佐的,而红五军团与红三军团是经九庄镇过石洞,从猫场绕过息烽到达扎佐的。因此,新阳与鹿窝之间的对门寨正是中革军委、红一军团与红五军团、红三军团分开的地方。
因此,我们可根据推测和分析得出,钱壮飞很可能是在躲空袭时摔伤(或摔坏了眼镜),由于没有跟上队伍,而其地点又正是红五军团、红三军团与中革军委、红一军团分开的地方。当时钱壮飞已经被任命为中革军委副秘书长,在当时已没有较紧急敌情,或者在当时正好遇上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电台队。由于钱壮飞在江西时担任过无线电队的教员,无线电队的许多战士都是他的学生,因此,钱壮飞很有可能被电台队的战士抬上担架,或与红五军团、红三军团的同志一同行军。他可能打算到九庄镇后通过电台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周恩来。但是,当天15时来到九庄镇后,就遇到了空袭。也就是说,他本来应该同中革军委、红一军团前往流长,而现在却跟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的同志到了九庄镇。因此,极有可能是牺牲在九庄镇红军中的一个。
在九庄镇的红军烈士墓有三处:一处位于祖师山山顶后侧;一处位于山腰处,离祖师观右面约100米;一处位于祖师观向上约200米处。每次扫墓都要请当年的老红军来讲革命史。据老红军讲,飞机是从息烽方向飞过来的,四架飞机经九庄镇的求雨坡、棺山、烟登坡飞过九庄镇后向祖师观一带投弹。红军为了吸引敌人火力,曾从祖师观附近向敌机开火。
由于当时牺牲的红军被分葬三处,后来为了祭奠方便,当地政府决定将红军烈士的遗骸移往祖师山山顶。2006年12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出版的《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一书第127页有这样的记载:“牺牲的红军官兵除一名将领单独安葬外,其余合墓在九庄镇南面的祖师山上。”
1968年左右进行了移迁烈士遗骸的工作。那里长有十多棵柏树。当时除了挖出遗骸外,还挖出了一个公文包的残片和一副眼镜,一只镜片已碎。眼镜腿已经折断,是放在一个铁质眼镜盒里的。由于时间已经很长,出土时铁质眼镜盒已生锈,轻轻一碰便碎了。还有一支钢笔和一些皮包的残片。当时我们都认为这肯定是一位文书。最近,看到《重庆晚报》登出的钱壮飞的一张照片,觉得钱戴的眼镜很熟,很像红军墓中出土的那副。
当然,我们不能肯定这副眼镜就是钱壮飞的,但这些情况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想象的空间。
当年负伤留在九庄镇的三位红军战士,只知道在九庄镇牺牲的红军烈士中有一位“将领”,但三人都不认识他,也不知其职务。查红五军团、红三军团重要首长,大多有其记载和下落,如果是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的将领,应该会有记载。会不会是因为认识钱壮飞的人不多,一般人都不知道他是谁?当然,像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一定会认识他的,但由于董振堂在西路军进入甘肃高台时牺牲,因此,钱壮飞的牺牲因此成谜也未可知。
根据这些细节,我们将过去有记载的和现在发表的文章中的一些细节,以及笔者的经历来看,是否可作这样一个推断:
1935年3月31日,由于中革军委无线电一队正在与毛泽东、朱德一起行军在去流长的路上,那么侦听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无线电一队的身上,钱壮飞与周恩来应该与无线电一队留在鹿窝乡报恩寺内继续侦听敌情。
这天的敌情应该是:蒋介石急令中央军五十九师与九十三师从贵阳前往息烽阻止红军冲击贵阳。当夜,毛泽东、朱德据此情况作出了以攻为守的战术,于4月1日下令红三团佯攻息烽县城,吸引国民党中央军五十九师与九十三师。4月1日,通宵侦听敌台的钱壮飞与无线电一队又踏上行军路。11时左右,在鹿窝乡对门寨一带遇到了敌侦察机。于是,大家忙到树林里躲空袭。在这里,钱壮飞不慎摔了一跤,眼镜掉到山岩下。待警卫员帮他到山下找到眼镜时,队伍已经走远了。
由于耽误了时间,钱壮飞与警卫员很可能掉队。在他们追赶部队,走到去流长与去九庄镇岔路的时候,他们一定有过选择。他们一定会向路边的老百姓或掉队的红军询问无线电队是否从此地经过。然而,据党史资料记载,红五军团和红三军团都有无线电队,当时红五军团还有三部电台。因此,走错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由于电台队负重较大,钱壮飞二人追上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电台队的同志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路走错了,但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无线电队的同志应该会说服钱壮飞与他们一道从九庄镇走。因为分开后,前面横亘着一座高高的数百里长的西望山,去流长和去九庄镇都只能从西望山的山麓走过。要么再走回头路从走错路的地方走向流长,要么向前走跟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从九庄镇前往扎佐与中革军委汇合,从中间走是无法归队的。因为考虑到只需一天时间便可在扎佐与中革军委汇合了,所以钱壮飞二人就与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电台队来到了九庄镇。从11时左右,沿着去鹿窝乡方向的路,大约15时便来到九庄镇。 和往常一样,每到一个地方,无线电队都要选择较高的地方架设无线电天线。从九庄镇的地势情况来看,祖师山是九庄镇的绝对制高点,而山腰的祖师观应该是报房最好的选址。祖师山山顶则正是侦听的最佳地点。当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无线电队的同志正在安装电台的时候,四架飞机飞来了,并向九庄镇投下炸弹。九庄镇西门一片火海,为了保护电台和司令部,十多名红军指战员骑着马朝祖师观方向奔去;而在祖师观内的警卫连为了将敌机引开,则冲出祖师观。红军从三个方向同时用机枪、步枪对空中的飞机开火,目的是要把敌机引开,避免电台和司令部被炸。空袭时,钱壮飞应该是与无线电队的同志冲出祖师观,在附近对空射击,后牺牲。由于认识钱壮飞的人不多,因此钱壮飞牺牲在九庄镇的情况就没有记载(所有牺牲红军都没有留下姓名)。但我认为红军牺牲减员一般都会有记载,这个记载应该在红五军团或红三军团内,但由于后来红五军团在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后,几乎全部牺牲,故未留下资料。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钱壮飞临时跟随红五军团,也可能没有多少人认识,故未记载。而红三军团长征到达陕北后,主力还在,若钱壮飞随红三军团牺牲,应有记载。根据以上分析,息烽县九庄镇祖师山上的红军无名首长墓,很有可能是钱壮飞长眠的地方。
龙潭前三杰是指钱壮飞、李克农、胡底;龙潭后三杰是指熊向晖、申健、陈忠经。
龙潭三杰这个名字,是源于周恩来对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名中共中央特科情报人员的总称。三人共同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利用自己在国民党政权中的职位便利,为中共的地下工作做出过突出贡献。
“龙潭”取自龙潭虎穴的意思,表示三人所处环境的险恶。20年代初,龙潭三杰组织了一个情报小组,李克农任组长,他们利用自己在敌人内部的特殊岗位,在白色恐怖中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钱壮飞(1896年9月25日—1935年4月1日),男,汉族,本名钱北,又名钱潮,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35年4月牺牲。
李克农(189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胡底(1905年3月10日-1935年9月),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安徽舒城县干汊河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惨遭张国焘杀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潭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