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汉语成语,读音为shǒubùshìjuàn,意思是书籍不离手,形容勤劳勤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那么手不释卷的故事和寄义是什么?

1、三国时期吴国上将吕蒙没有文化常识,孙权勉励他进修史书与兵法。吕蒙老是推说部队事多没有时间进修,孙权枚举本身及前人的例子。
2、如“汉先武帝以前行伍身世,却手不释卷。”吕蒙深受打动,从此发奋进修,学问提高很快。
3、吕蒙最先举行进修,比及鲁肃来到寻阳的时辰,鲁肃和吕蒙钻研论议事,十分诧异地说:“以你此刻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本来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别离了数日之后就应从头另眼对待他的才能,年老知道这件事太迟了啊!”
4、于是鲁肃参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伴侣,然后辞别而去。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转变很大,上进明明;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本身毫无上进,也作“阿蒙吴下”。
关于手不释卷的故事和寄义是什么内容的先容就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