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掌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_禁忌_选购和做法

2023-03-07 13:58:40 浏览

简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幼时近球形,渐变为扁柿形,直径3~4cm,通常有数个乳头状或瘤状小块茎,呈虎掌或狗爪形,因此而得名。花期6~7月,果期9~11月。生于林下、山谷、河岸或荒地草丛中。以块茎入药,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

虎掌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禁忌选购和

【别名】掌叶半夏、天南星、麻芋果。

【化学成份】含皂甙、氨基酸等。

【功能与主治】以块茎入药,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

【治法/炮制】多在白露前后采挖,去净须根,撞去外皮,晒干。制用。

【性味与归经】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直径3-4cm,块茎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形似虎掌)。叶1-3或更多,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6-13,披针形,中裂片长15-18cm,宽3-4cm,两边裂片依次短小,侧脉6-7对,离边缘3-4mm处弧曲,边缘为集合脉。佛焰苞淡绿色,管部长2-4cm,径约1cm,向下渐收缩;檐部长披针形,先端锐尖;附属器黄绿色,细线形,长10cm,直立或略呈“S”形弯曲,浆果绿色至黄白色,小,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长约6mm。花期6~7月,果期9~11月。生于林下、山谷、河岸或荒地草丛中。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

虎掌南星的性状特征块茎扁球形,上下两面均较平坦,大小不一,主块茎直径约至5cm,厚1.2~1.8cm,通常周边生有数个侧块茎或有侧芽;侧生块茎呈半球形,直径1~2.5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上端中央凹陷,凹陷周围密布细小凹点。质坚实而重。味有麻舌感。

虎掌南星的药理作用日本天南星(A·jaPonicumBI.)水浸剂3g/Kg给小鼠腹腔注射,能降低土的宁、五甲烯四氮唑和的惊厥率,但不能消除最大电休克的发作。虎掌南星生、制品浸液10g/kg腹腔注射,有抗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报道,虎掌南星、天南星和异叶天南星60%乙醇提取物无论是口服还是腹腔注射,均不能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有报道对天南星、虎掌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螃蟹七5种南星的50%醇提物加水浸物制剂进行了抗士的宁惊厥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作用强度顺序为东北天南星和虎掌南星>天南星>异叶天南星>螃蟹七。

用小鼠酚红排泄法,证实天南星及掌叶半夏水剂(20g/kg)口服给药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给药组酚红排出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0%和170%。其作用机理有人认为是由于天南星含有皂甙,对胃粘膜有刺激性,故在口服时能反射性地增加气管或支气管的分泌。

鲜南星水提醇沉液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凝缩成团,失去正常的细胞结构,部分细胞脱落;对小鼠S-180肉瘤、HCA(肝癌)实体型、U14(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有效成分之一为D-甘露醇。掌叶半夏醇提液对Hela细胞及实验动物S-180、HCA、U14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对U14最明显。从掌叶半夏中提取分离的总蛋白成分对小鼠S-180瘤株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蛋白1%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小鼠S-180瘤株的抑制率为50.1%-67.0%。

掌叶半夏的生物碱部分经药理实验筛选为抗心律失常活性部分,尤以生物碱氯仿部分,对拮抗碱所致小鼠心律失常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研究对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实验结果表明,掌叶半夏对电刺激引起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具体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掌叶半夏生物碱的丙酮部分,有一定的抗血栓活性,在此基础上,从中提取分离出有效单体——掌叶半夏碱乙,经结构测定为腺嘌呤,腺嘌呤有抑制ADP和胶元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也可抑制chandler法制备的体外血栓,延长血小板、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形成时间。

从掌叶半夏的氯仿部分中提取分离得到2种生物碱,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能抑制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