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及扩散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破坏性后果。作为工业制造原材料之一——黄铜的需求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据统计,2月以来我国进口黄铜数量已超过10万吨,同比减少约50%;同时,3月份当月全国精炼锌产量为64.15吨/天,4月份仅为41.85吨/天左右,5月份的日平均产能为56.45吨/天,6月的数据尚未公布……

在需求端急剧萎缩的影响下,2月至8月中旬,国产黄铜价格从最高点时的每公斤7.25元跌到最低点的0.65元左右(单位:人民币)/kg左右。
目前来看,8月底之前国际现货价仍处于低位震荡阶段,9-10月开始逐步反弹,10月下旬以后则进入高位盘整状态,12月中下旬之后再次步入下行通道。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测算,截至2020年12月底,国内电解镍均价报3.64万元/千克,同比上涨45.58%;电解铅均价2.86万元/千克,同比上升58.33%。
虽然近期国内外宏观形势有所缓和,但考虑到下游行业复苏缓慢且不稳定,以及国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的存在,短期内黄铜的价格仍有进一步走弱的可能!
1、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宏观经济将继续承压,对上游原料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而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因防疫政策导致复工延迟或取消的情况将使得海外市场的供应相对宽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的消费需求和供给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黄铜的市场供需状况难以好转,市场价格继续弱势运行的概率较高!
2、此外,随着后期环保限产的推进落实,叠加部分地区秋冬季错峰生产的启动实施,将对相关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一定扰动效应。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3、综合考虑当前内外因素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后,我们判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1)国内方面,尽管短期内的市场需求仍然疲软不振,但由于前期库存消化充分,再加上各地陆续开启秋冬季节错峰生产工作,整体社会总库存压力不大;(2)国外方面,欧洲和美国等地疫情发展态势较为平稳,其经济的稳步恢复也将有利于缓解当地对于金属制品的大量消耗,从而减轻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压力;(3)整体上看,在国内外双重利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后期国内和黄铜价格的走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