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汗青源远流长,旷古久长,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汗青了。下面一路来看看《不食嗟来之食》出自那里。

1、《不食嗟(jiē)来之食》,选自《礼记。檀弓》。
2、《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紧张的典章制度书本,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从前各类礼节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约莫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感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感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厥后的传播历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偏重和弃取,各有特色。
3、东汉末年,闻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精彩的注解,厥后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讲解经文的著作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全书共有1250个小故事,在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仕者必读之书。
以上就是给列位带来的关于《不食嗟来之食》出自那里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