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样皮炎_疱疹样皮炎怎么办_疱疹样皮炎吃什么好_疱疹样皮炎的症状

2023-04-24 21:57:22 浏览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疱疹样皮炎疱疹样皮炎怎么办疱疹样皮炎吃什

温馨提示:注意劳逸结合,放松情绪,忌忧愁恼怒及思虑过度。

一、儿童患疱疹样皮炎如何治疗避免吃含碘剂、溴剂的药物(如华素片)和食物(如紫菜、),宜无谷胶()饮食。

(1)氨苯砜 每日2次或3次口服,可在1~3天之内缓解瘙痒等症状。若症状无改善,遵医嘱适当增加剂量。

(2)磺胺吡啶无氨苯砜效果好。

接受氨苯砜和磺胺吡啶治疗的疱疹样皮炎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前4周,每周要检查血常规,以后8周,每2~3周检查1次,继之每12~16周检查1次,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最常见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在遗传性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或肝脏毒性反应罕见。如果使用氨苯砜治疗引起溶血,明显心肺功能障碍或周围神经病变,应考虑改用磺胺吡啶。磺胺吡啶一般不会引起溶血。

某些疱疹样皮炎患者通过严格而长期的(如6~12个月)无谷胶饮食,不用或少用药物治疗也可控制病情。

以止痒、消炎和预防继发感染为主。

二、疱疹样皮炎的发病原因关于疱疹样皮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医学界尚未有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疱疹样皮炎与患者免疫异常及小肠病变有关。

(1)免疫异常在患者的皮损和正常皮肤真皮层有免疫物质沉积,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它们呈颗粒状。另外,大约70%的患者血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体及免疫复合物。这些均提示疱疹样皮炎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2)肠病变约70%~90%的患者有小肠病变,临床表现为大便溏泻,做大便常规检查,会发现很多脂肪小颗粒,这说明患者肠功能异常。做组织病理检查,会看到小肠粘膜的绒毛萎缩变平,粘膜下有细胞浸润,如果患者吃了含面筋(学名谷胶,又名麦胶)的食物,如小麦、、燕麦、黑麦,就会使患者皮肤症状及肠功能异常加重,假如给予不含面筋的食物,皮损和肠功能异常就会改善。这说明疱疹样皮炎患者存在对谷胶的敏感性。

三、疱疹样皮炎的临床表现本病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大疱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常伴有谷胶敏感的肠病,预后良好。

1.损害呈对呈分布于肩胛、臂、骶及四肢伸侧,皮损对称分布。

2.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环形,葡行性或地图形。

3.剧烈瘙痒,为早期症状,夜间尤甚。

4.水疱紧张壁厚不易破,尼氏征阴性。

5.碘化钾可加重病情。

1.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约1—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

2。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者,亦称大疱性脓疱疮。脓疱较大,壁薄而松弛,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成半月形的积脓现象,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3.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者,亦称脓痂性脓疱疮。脓疱疱壁较厚,红晕显著,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

4.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

5,主要发于2-7岁儿童,多见于夏秋季节、接触传染,可儿童中流行。

1.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2.需与水痘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冬秋季节。发疹时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为向心性分布,以大到黄豆大的水疱为主,同时可见到丘疹、结痂等各期皮疹,口腔黏膜亦可受累。

四、疱疹样皮炎的检查方式(1)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分类计数最高可达0.40。

(2)25%~50%碘化钾软膏做斑贴试验,多数患者24小时内局部出现红斑、水疱。

(1)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皮损周围3mm内外观正常皮肤或淡红斑处,90%患者真皮乳头有颗粒状IgA和C3沉积。水疱处由于炎症的破坏常呈阴性结果。

(2)血清学研究少数患者血清IgA升高,IgM减低,在谷胶敏感性肠病患者中90%常有IgA抗肌内膜抗体。36%患者有抗网状纤维抗体IgG和2/3患者有抗麦胶蛋白抗体。

(3)免疫遗传学白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测定,发现HLA-B8、HLA-DR3、HLA-DQw2阳性率分别为90%、95%和100%,比正常人30%、23%和40%明显增高。

早期真皮乳头顶部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小脓肿,使该处胶原纤维发生溶解,使乳头顶部与表皮分离,形成多房性水疱。36小时后,由于渗出加重,融合成单房性表皮下大疱。真皮内血管周围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血管炎改变。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