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曾经是南诏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的标志性景点。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

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
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南诏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南、北城墙相距约500米,城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
太和城原为河蛮(白族)所建立的城邑。太和城是南诏前期的都城,山顶有金刚城,建有鹤顶寺,在洱海金梭岛上建有南诏避暑宫,可供考察、游览。
南诏太和城遗址为研究南诏的形成、社会制度、云南各民族的关系、南与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碑阴题名41行,是研究南诏初期阶层的结构,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
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1、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距山脚约1500米。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名千寻。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相拥。
2、大理苍山是云岭山脉的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景形成强烈的对照。山顶白雪一片,银装素裹,人称“苍山雪”。
3、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滨海大道,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弓鱼等十几种。其中以弓鱼最为著名,麟细肉鲜,号称“鱼魁”。
4、双廊玉几岛曾经是《洱海月》等电影的拍摄地,集苍洱风景之精华,誉为“苍洱风光第一村”因岛上有玉玑庵而得名。站在岛上,看着洱海的碧水清澈,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5、蝴蝶泉景区位于阳朔月亮山风景区“十里画廊”的旅游地段,有极好的观赏台。有蝶洞、蝶山瀑布、蝶桥、梁祝表演等七大部分组成,景色十分优美。
6、南诏风景岛是洱海三岛指引,位于洱源县东南端的双廊乡境。四面环水,向西面对洱海,可以观赏到洱海的美丽风景。故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称誉。
大理景点介绍如下:
pt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大理南诏风情岛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黄金地段---洱源县东南端的双廊乡境内。该岛四面环水,东靠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对苍山洱海,因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故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
喜洲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保存着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皆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
(1)必去的景点:大理古城,洱海,喜洲古镇,双廊。
(2)可去的景点:苍山,崇圣寺三塔,蝴蝶泉,寂照庵,沙溪古镇,洱海大游轮等。
Tips:大理环一圈洱海,基本所有景点都能玩到了,才村,海舌公园,花海,湿地公园,喜洲,双廊,白桌椅,玻璃球,天空之境等各种网红拍照地都在洱海边。
更多关于大理有哪些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